7月10日,第16屆中國衛生信息技術/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交流大會在武漢舉行。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全國衛生健康信息化發展指數(2021),寧波位列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第六名。與寧波一起進入前十的城市還有廣州、深圳、北京、杭州、上海、南京、武漢、濟南和銀川。
這是我國首次發布衛生健康信息化發展指數,全國共有337個城市納入評價。
大會公布了2020年度第一批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結果:寧波市衛生健康委通過目前國家最高等級區域五級乙等測評,市李惠利醫院和北侖區人民醫院通過醫院四級甲等測評。
至此,寧波市縣兩級平臺全面通過四級以上互聯互通成熟度測評,其中鄞州區為五級乙等,全市通過四級以上測評的醫院已有12家,覆蓋全市70%以上的三級醫院。據悉,目前國內通過五級乙等地市級平臺共6家。
寧波于2011年啟動智慧健康保障體系建設,積極探索衛生健康全域綜合治理現代化模式,多項成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寧波成為國內第一個全域通過互聯互通成熟度四級以上測評的城市;
寧波云醫院平臺成為我國“互聯網+醫療健康”的主流模式之一,獲全球信息化領域的最高級別獎項—“2017年信息社會世界峰會(WSIS)獎”e-health(電子衛生)類別大獎等多項獎勵;
2020年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獲全省第二名;
在國內率先啟動基于健康醫療大數據的醫療機構綜合監管服務平臺建設,并于2019年上線運行;
2019年寧波與上海保交所合作,在國內率先上線全國數字化保險交易平臺,探索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應用,并在重慶、廣州、上海等地復制推廣。
手機上點點,掛號掛好了;掃一掃二維碼,醫藥費付好了;只需有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千里之外的醫生專家可以為你會診;住院在偏僻的鄉鎮衛生院,卻有大醫院的醫生為你查房……
信息化給寧波醫療衛生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寧波人驚喜地發現,如今的醫院越來越智慧了,看病越來越方便了。
這幾年,寧波依托智慧健康建設,不斷推出各種便民舉措,尤其是2018年以來結合我省醫療衛生“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破解群眾就醫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和堵點問題上做了不懈努力,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為讓老百姓“看病少排隊”,寧波利用寧波市公眾健康服務平臺,集中開展多渠道分時段預約掛號服務,目前可提供200余家醫療機構、7000多名醫生的就診預約,預約時間可提前15天。平臺預約掛號量每年達2200萬人次,上線以來累計預約量2億多人次。市級醫院預約掛號率從5年前的25%上升至現在的86.25%。
為進一步縮短排隊時間,方便群眾合理就醫,寧波又于2018年率先開展區域導診服務,預約掛號患者可通過“手機看號”實時了解預約醫生當前接診的號數和等待接診人數。健康醫療大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寧波二級以上醫院的患者平均候診時間縮短到26分鐘,預約患者按時接診率達到89%。
2015年3月,全國首家“云醫院”在寧波上線運營。從此,一種全新的“云看病”方式,開始走進寧波人的日常生活。據統計,目前全市已建成44家遠程會診中心、273個“云診室”,二級以上醫院均開設了遠程會診中心,共有9083名臨床醫生在“云醫院”平臺注冊開展網上門診,提供“足不出戶,線上問醫”服務。
來源: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