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2021CHITEC大會在武漢盛大開幕,來自全國醫療信息界的專家、企業齊聚這座英雄的城市,共話醫療信息助力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舉措和實踐。為推進我國全民健康信息化發展,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衛生健康產業深度融合,為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發展動力。
十四五規劃啟航之年,我國對醫療發展做出更具體的要求,隨著《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發出,醫療信息化正在提速轉型,這不僅是信息科單個科室要承擔的任務,更是全院從數據管理、臨床輔助、服務優化和科研全面轉型的任務。
信息科,在醫療改革里承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了中國特色創新型醫療健康體系的參與者、醫院數智化轉型的領頭羊。
追溯醫院信息科發展歷史不難看出,從前醫院信息化是以流程為核心,用傳統煙囪式IT方式建設,用補丁升級的方式運維,原始數據大量堆積變成“垃圾”,院內多種系統接口集成。
技術的發展使醫院內部“業務數據化”的同時,院內各系統之間也逐漸形成“數據孤島”……根據IDC的調研,醫院核心管理系統當前在支持創新業務開發、醫生操作便捷性、應對政府經常性管理變化等方面表現得不足;而集成平臺則在支撐新系統開發、系統運行速度、開發便捷性等方面表現不力。
突破傳統“集成”的限制,構建人工智能大數據平臺,形成數據閉環:數據采集、數據管理、數據價值挖掘、業務應用開發。培養靈活的平臺技術開發能力,支持全院臨床和科研教學應用,匯醫慧影顛覆傳統IT架構認識,構建新一代人工智能數據中臺,夯實醫院數智化轉型基座。
匯醫慧影新一代人工智能數據中臺以數據持續利用為目的,通過數據中臺提供的工具、方法和運行機制,把數據變為能夠持續利用、發掘和開放的服務能力,讓數據更方便地被業務所使用,實現場景數據化、數據服務化、數據服務智能化。通過數據中臺賦能,可以使醫院業務系統擁有“全維度”、“智能化”的能力,系統將從信息化升級成為一個智能化的業務系統。
是數據集成?不,是數據資產治理!
數據集成是把不同數據源、格式、特點性質的數據在邏輯上或物理上有機地集中,從而為醫院提供全面的數據共享。傳統的集成平臺可以滿足數據互聯互通的需求,但無法通過靈活的系統部件支持數據的開放,也沒有統一的數據利用監管體系。
匯醫慧影CIO張路在“數字健康大會”上,為信息科主任分享了匯醫慧影人工智能數據中臺在數據管理的工具——匯醫慧影數據中臺。數據中臺為醫院提供的不僅是“數據集成”,更是“數據治理”,數據治理是通過業務流程來管理數據的使用分工,這個過程強調4W+1H,誰(Who)能根據什么信息,在什么時間(When)和情況(Where)下,用什么方法(How),采取什么行動(What)。
數據治理使得集成數據利用、流通起來,使原本沉睡的“垃圾”,變成醫院的數據資產,為臨床創新、科研孵化提供養料。
匯醫慧影人工智能大數據中臺增加了“數據空間”模型,通過“數據空間”實現數據虛擬化管理。張路在采訪中舉例:比如臨床要做“肺癌早篩”的課題,那科室需要從放射科手動挑選、拷貝數據。數據利用無法監管、數據質量也不可控制。通過虛擬的數據治理空間,根據臨床、科研、業務系統的需要,數據管理相關部門可以建立不同的“數據空間”,設置相應的標準標簽,完成數據挑選、數據質控、數據使用監管的全過程。這其中要強調的是——無論開設多少空間,數據只存一份。
是數據存儲?不,是數據價值挖掘!
醫療數據是名副其實的“大數據”:數據體量巨大、數據速度快、數據類型繁多和數據價值密度低。“大數據”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來適應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面臨大量的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人工智能的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成為信息挖掘的不二選擇。
匯醫慧影是國內最早開啟醫療AI探索的公司,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技術應用上,有專業的團隊和成熟的技術。目前,匯醫慧影已通過深度學習和放射組學方法,挖掘處理了數億級數據,建立了20+病種輔助篩查平臺,擁有豐富的經過驗證的工程化算法模型庫,預置業界領先的數十種大規模預訓練模型。
人工智能在醫療數據的價值挖掘應用,匯醫慧影早有實踐——全球已經有20000+醫生使用RadCloud大數據科研平臺開展科學研究,已發表百余篇論文、承擔科研基金過億元。
當人們關注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時候,通常將視野集中在數據“互聯互通“,打通業務和數據平臺,打通上級醫院和下級醫院,常常忽略了醫院內部的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不同科室數據、不同設備數據的互聯互通。
互聯互通了,然后呢?
可以清晰的看到,信息科不需要“集成”,需要的是一個數據只存一份、使用監管、價值挖掘的人工智能數據中臺。
“我們一直認為是自己在做AI,后來發現真正的創新能力在醫生,真正的創新場景在醫院,”匯醫慧影聯合創始人&COO郭娜曾在一次會議上說道,“匯醫慧影數據中臺不止是一個系統平臺,其實是給信息科室、臨床科室一個創新工具,所以將這樣的創新能力賦能給醫院和醫生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看到千百個人工智能涌現出來——醫院的創新動力和數據的價值得到了極大的體現。”
來源:健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