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高濟醫療與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霍勇教授聯合葛均波院士等多位國內心血管領域權威專家聯合成立的 ” 華醫心誠醫生集團 ” 在京簽署合作協議。
雙方將成立聯合項目工作組,合作共建 ” 高濟心血管專科中心 “。
李波 ( 右 ) 和霍勇教授
因為疫情催化,互聯網醫療 ” 流量井噴 “。然而,線上診療與線下診療場景的不同,急需專業的醫療資源澆灌,給到大眾安全可信賴的線上診療服務。此次合作,高濟醫療與華醫心誠還將著眼于共建心血管專科醫師線上規范化培訓體系和認證標準、落地心血管專科相關專業醫學規范化培訓課程體系、開展醫療專業人士的學術教育。推動 ” 智慧心臟 ” 同質化、高質量、系統性服務向縱深發展。
高濟醫療 CEO 李波表示,此次合作,可以通過 ” 互聯網 +” 幫助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 ‘健康中國 2030 ’提到目標 2030 年基本形成 15 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而高濟醫療正在努力打造基層藥店服務網絡,我們有近萬家藥店,從家到藥店的 15 分鐘步行范圍就是老百姓的健康生活。” 李波表示,高濟醫療致力于成為院外基層醫療服務最好的承接方,將著力打造從患教、科普、預防、用藥指導、慢病管理在內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同時,也希望通過這次 ” 心血管專科中心 ” 的成功模式,聚集更多優質醫療資源,構建以病種為單位的多學科診療中心,促進醫療資源的均衡化,讓優質的醫療服務、藥品服務和健康管理服務惠及百姓。
面對 3.3 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龐大體量,如何更好進行患者管理?華醫心誠董事長、世界華人心血管醫師協會會長、亞洲心臟學會主席霍勇教授表示,” 預防大于治療 “、” 院前和院后 ” 為 ” 院中 ” 服務。
他表示,高濟在自有的互聯網醫院平臺上有全科醫生、在自有的近萬家線下藥房有健康管理師,如果與華醫心誠的專科醫生結合起來,達到專科醫生指導全科醫生,全科醫生指導健康管理師,從而逐層分解患者管理的壓力,也逐層遞進專病專管的診療路徑。
如何給患者提供優質的 ” 院外管理 ” 關乎整體醫療系統運轉效率的重要命題,是決定患者生命體驗和生活質量的關鍵所在。據高濟互聯網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從營養、心理、護理、疼痛、治療、用藥等方面與患者進行持續性陪伴式服務,可幫助患者很好解決院外問題。而往往這一問題的解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高濟醫療充分運用 AI+ 大數據能力,積極探索,打造 ” 三師聯動 ” 健康服務通道。比如冠心病,多項研究證實,他汀類藥物的患者治療開始 1 年后自行停藥占比高達 25%-50%,這在高濟的數百萬冠心病患者中也是普遍現象。而冠心病二級預防藥物是冠心病防治工作的基礎 , 服藥依從性則是影響治療結局的主要因素之一。”
來源:中國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