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未來嬰兒可穿戴產品或成剛需

    未來嬰兒可穿戴產品或成剛需

    可穿戴設備不再是成年人的專利,現在有一批新的初創企業,把目光投向了嬰兒床,希望為嬰兒推出可穿戴設備。

    這些嬰兒可穿戴健康跟蹤設備能跟蹤嬰兒心率、皮膚溫度及變化,房間溫度、濕度,甚至燈光亮度,確保父母對寶寶的狀況了如指掌。

    例如Sproutling研發的新型可穿戴的嬰兒監控器,不僅會回答“我的孩子還好吧”這樣的問題,還能夠利用多種傳感器數據來提供有關嬰兒的睡眠規律等信息。

    Owlet嬰兒監測儀是一個智能襪,適合嬰兒在睡覺時穿在踝關節,可監測嬰兒的心率、體溫和血氧等睡眠數據,它甚至還能夠監測寶寶的睡眠姿勢,以確保在睡眠中不會因為翻滾而出現意外。

    Mimo嬰兒智能連體衣上面的傳感器可以監測寶寶的呼吸、體溫、身體姿勢和活動強度等。數據收集后,可通過藍牙實時將信息推送到父母的智能手機上,讓他們隨時隨地掌握寶寶的情況,父母還可以查看以前記錄,了解寶寶的睡眠模式,如果發生意外,父母還能接到報警。

    這些新興嬰兒可穿戴設備讓現代科技“潮媽”欣喜不已,預計在7月份生下第一胎的亞歷克斯·斯維爾德羅已經擁有多件可穿戴設備,其中之一是一件胎兒心跳監測儀,她希望到時候新出生的孩子也能穿戴一些設備。

    但是,嬰兒可穿戴設備當前也受到了一些方面的質疑,如可穿戴嬰幼兒監視設備安全性。創業公司爭先恐后推出的包含電池和無線技術的可穿戴嬰幼兒監視設備,除了要求對嬰幼兒產品進行有毒化學物質檢測和金屬檢測的法律之外,相關的監管規定很少。而安全問題曾經在類似的設備上出現過,如健身跟蹤器生產商Fitbit 公司最近就面臨消費者的投訴,稱設備讓人體產生了水皰和皮疹問題。

    嬰兒可穿戴設備的效果,也面臨著質疑。美國科學家們開發過一個用于檢測嬰兒生命體征的腳鐲,經過測試,發現由智能腳鐲傳輸到家長那里的信息并不準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人體的生命體征是很復雜的,如果設備采集數據不夠,分析不全面,容易出現錯誤的結果,如果采集數據太多,超出了設備的分析能力,會讓分析結果更加混亂。

    另外,西雅圖的兒科醫生斯旺森博士也表示,過多的監控技術可能會降低父母們正常理解孩子們的行為并猜測其需求的能力,因此這些產品必須展示出足夠的準確性與安全性。

    雖然面臨這些質疑,但是還是有不少家長期待嬰兒可穿戴設備能夠改變自己的育兒方式,甚至有專業人士認為,目前市場上用于嬰兒監測的視頻監控器完全不能滿足新生父母的需要,他們不僅要看到寶寶在干什么,更要隨時掌握孩子的體溫、心跳等健康指標是否正常,所以未來嬰幼兒可穿戴設備極有可能成為剛需。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