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不用再排長隊,動動手指便可預約掛號;深處病灶準確定位,機器人手臂代替醫生將“不可能”變為“可能”;硬幣大小的心電儀隨身佩戴,手機即可監測心臟異常……這些聽起來很“神”的構想都已經成為現實。如今,互聯網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大數據在醫療行業的應用正悄然進行,“互聯網+醫療”的模式讓復雜的程序集中在網上以及用戶的手掌中。近日,哈市“醫療云”建設進展情況出爐。衛生信息化“醫療云”建設一直是政府云計算建設項目的重要內容之一。記者走訪發現,哈市的多家醫院都已進入“互聯網時代“,為患者提供許多便利。
“微醫療”方便快捷,咨詢加掛號輕松搞定
近幾年來,為了解決“掛號難”問題,哈市各大醫院相繼推出各種掛號方式。除了常見的窗口掛號外,網上或電話預約、自助掛號機等掛號方式層出不窮。然而,隨著微信的流行和普及,微信對老百姓的影響原來越大。近期,微信掛號悄然興起。哈市各大醫院也有望進入“微醫療”時代。
哈醫大四院開通使用手機微信掛號以來,不僅很多年輕患者使用,很多老年患者也開始學習使用。目前,哈市家醫院都在運籌微信掛號系統,短期即將開通。對此,記者親身體驗了一把微信掛號:打開微信,在微信服務號中輸入“哈醫大四院”,點擊圖標進入服務號客戶端,手機屏幕下顯示出了醫院咨詢、就醫指南、自助服務。點擊“自助服務”里的預約掛號,跳轉到醫大四院的預約掛號指南,再通過網上預約,不到十分鐘,記者就成功預約到了想要就診的醫生。
哈醫大四院門診部主任王秀菊介紹,從醫院開通了微信預約掛號后,“粉絲”量不斷增加。“微信掛號最大的好處就是大大節省患者候診時間。患者可以在家里,用微信看到當天出診的專家。已經掛完號的患者也可以通過微信,輸入自己的門診號,就可以看到目前的候診人數。此外,還可以查到自己何時可以去取檢查結果,對患者來說十分方便。”
哈醫大四院官方微信還開通新功能:影像膠片與報告實時查詢、超聲報告實時查詢、檢驗報告實時查詢。就診患者通過手機登陸微信,關注哈醫大四院,可操作相關功能。
“掌上心電”在哈投入使用,通過手機就能監測心臟問題
3月19日,哈市第一醫院引進“掌上心電”并正式投入使用。在胸前粘上兩個電極片,另一端連接上智能手機,掌上心電儀就可以工作,隨時監測你的心臟情況,而此時的心電圖也會被記錄在手機里。不用跑醫院,發個微信,心電信號就能傳到醫生手中,醫生第一時間即可處理。
據了解,這枚掌上心電儀采用了單號心電圖監測,由心電圖采集器和用戶端app構成。使用者可以把采集器與安裝了客戶端app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或智能電視相連,從而記錄下自己的心臟情況。一旦心臟出現異常,掌上心電就會自動報警,并將監測數據通過手機傳給醫生。
大腦的“gps”——無框架立體定向系統
沒有沉重的框架,不用再依靠人工定位,無需再將頭“開瓢”。如今,這些曾經的設想在腦部手術中都可以實現。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一項新的技術——無框架立體定向機器人。今年4月,哈市第一醫院引進了第六代無框架立體定向系統,成為目前東三省唯一擁有此項技術的醫院。
哈市第一醫院腦外二科主任屈洋習慣把無框架立體定向機器人叫做“小鐵人”。“它其實就是一個機器人手臂,連接著一臺計算機。通過計算機可以分析病人的病情,而‘小鐵人’通過精準的定位,可以直接到達病灶位置。”屈洋說,以往在腦部手術時,都要將患者的頭部固定在一個框架上,由醫生通過分析進行人工定位,然后再進行手術。而‘小鐵人’則可以通過自己的“大腦”對患者的信息進行計算,然后為醫生提供精準地定位。最重要的是,患者再也無需經歷被框架固定頭部的恐懼。
除了精準定位,‘小鐵人’還讓許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腦癱、癲癇、帕金森、腦出血后遺癥等,以前因為無法深入到病灶而不能治療。而如今有了‘小鐵人’,這些都可以治愈,效果十分顯著。還可以通過它進行神經調控手術,在患者身體里放入電極,對顱內神經核團進行調控修復。這在以前無法想象。”屈洋說。
哈市第一醫院簽約阿里巴巴,手機上就可交錢查結果
6月3日一大早,哈市第一醫院“支付寶服務窗”前就聚集了許多患者家屬,他們不是像往常一樣排隊交款,而是紛紛掏出手機掃碼加微。作為我省第一家聯合支付寶搭建運行掌上醫療服務平臺的機構,哈市第一醫院向醫療云服務又邁進一步。
患者劉女士采用支付寶支付了一元錢,在哈市一院“支付寶服務窗”里掛了號;她拿著自己的號請醫生診療,醫生給她開了30元錢的藥和一項6元錢的血糖檢測;她不用再像往常一樣跑到繳費窗口繳費,直接從微信錢包支付了36元錢,就去藥局取了藥,并很快做完血糖檢測。
從掛號到檢查完,用了不到十分鐘,檢查結果要3個小時才能出來。劉女士雖然沒能親自到醫院取化驗結果,但是從“支付寶服務窗”里的“我的門診報告單”中看到了自己的檢測結果。劉女士說:“支付寶太方便了!不但為我節約了寶貴的時間,也大大降低了排隊掛號的煩惱,至少減少了掛號、交款兩個環節的時間。”
今年2月,哈市第一醫院與北京阿里巴巴支付寶簽訂協議,成為我省首家開通支付寶服務窗口的醫療機構,經過兩個多月的完善,正式開通面向患者。據哈市第一醫院信息工程部部長郭剛介紹,“支付寶服務窗”從試運行到正式上線,受到患者廣泛關注和青睞,當支付寶第一階段支付、掛號平臺工作完備后,將進一步為患者帶來更多便捷和實惠。
如今,“互聯網+醫療”,特別是移動醫療經過發展,已經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更顛覆了傳統的醫療理念和思維。據了解,哈市是國家“電子病歷”、“居民健康卡”第二批試點城市。2012年9月,哈市市政府啟動“醫療云”示范工程,經過三年的建設,已經基本完成了基層醫療衛生管理信息系統云模式的改造等多項工程。然而,目前許多項目仍不夠完善。在《全市“醫療云”建設進展情況匯報》中提到,目前尚未全面開展的居民健康卡建設,將是未來需要建設的項目。通過互聯網與醫療的進一步結合,將有望改變現有的醫療模式,更加惠及患者。(來源:黑龍江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