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2014年幾筆巨額融資新聞不斷抖出的火爆氛圍,互聯網醫療行業的投資在2015年顯得有些平靜。然而近日,業內一個內部消息不脛而走:就醫160將獲得近億元投資。互聯網醫療行業將再現億元級融資。然而,投資方是誰,投資金額有多少?這些關鍵信息尚不可知。聯想前段時間就醫160與百度達成戰略合作的熱點新聞,筆者似乎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據就醫160于3月26日在官網發布的公告稱,將與BAT三巨頭中的百度進行戰略合作,雙方將利用各自的資源優勢,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共同探索醫療領域O2O的服務模式及創新運營模式,共同推動互聯網和醫療行業的融合與變革。
這條新聞本身所傳達的涵義頗深。在硝煙四起的醫療O2O爭奪戰中,BAT三巨頭的瘋狂角逐,跑馬圈地,在市場上掀起不少腥風血雨。而在BAT三巨頭爭相布局的時節,就醫160與百度達成戰略合作,再結合百度在2015年在互聯網醫療方面頻頻動作的一系列先期部署,不難發現,以往BAT久攻不下的北上廣深四大醫療重點地區中,百度以注資合作或戰略合作的方式已率先挺進北京和廣東,并在號源覆蓋量上位居在線門診量的首位,火燒了騰訊的后花園。
百度在與就醫160戰略合作,已對互聯網醫療行業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在就醫160的B輪融資的當口,如果百度再重金投資,互聯網醫療會有什么好戲上演?
無論這個猜想是否成立,不可否認的是,此次百度與就醫160的戰略合作無疑給醫療O2O的爭奪戰增添了許多變數,可以預見,未來醫療互聯網的競爭將愈演愈烈。
百度做重數據:與就醫160合作背后的野心
近兩年在線醫療領域火爆異常,玩得好的創業公司獲得資本青睞,這個趨勢在今年兩會結束后越發明顯,BAT三家幾乎都拋出了正式戰略。
從騰訊入股丁香園,投資掛號網,到阿里聯手云鋒基金投資華康全景網,再到近日百度與就醫160達成戰略合作,互聯網醫療行業的投資與合作讓人眼花繚亂。
那么問題來了,百度為什么選擇與就醫160合作?讓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據就醫160網3月19日官方宣布,截至3月18日,就醫160平臺已經為超過3000萬用戶提供網絡預約掛號服務,成為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網絡掛號的第一平臺。在醫院和醫生資源方面,就醫160平臺已接入全國一千多家大型醫院,醫生資源超過30萬,實名注冊用戶超過1400萬。
數據的背后,彰顯的正是就醫160的實力,以及豐富的醫院、醫生信息、掛號和其他門診資源,百度看中的,也正是這一點。
然而,合作遠不止表面上看到的這么簡單。在此次合作的背后,隱藏著的是百度的野心。為什么這么說呢?讓我們回顧一下百度的互聯網醫療布局。
對百度來說,向來不缺流量和入口,其主要精力一直放在數據建設上。2013年底,百度推出Dulife智能健康設備品牌,試圖通過移動醫療健康平臺和智能穿戴設備記錄人們的健康數據;2014年7月與智能設備廠商和服務商聯手推出“北京健康云”,實時監測用戶健康數據;而進入2015年,百度的更是動作頻頻,繼續積極探索可行的移動醫療O2O模式。先是牽手301醫院,合作共建網上醫療服務平臺,正式介入線上醫療領域;不久后又悄然上線百度醫生App,加碼布局移動端;其后完成了對健康醫療類網站“健康之路”(醫護網)的戰略投資,直到近日與就醫160達成戰略合作,短短數月之內百度在醫療領域完成了線上與線下的布局,聲勢極其浩蕩。
這一些列動作的背后,無不展現了百度加速進軍在線醫療領域的野心。而與就醫160進行戰略合作,無疑是百度醫療戰略的重要一環。
縱觀百度的互聯網醫療布局,在前期保持了較為保守的推進風格,之前多數資源傾向于其自身的云健康平臺以及云健康硬件等方面。而現階段的投資則是為了更好地形成線上線下閉環,實現其連接人與服務的目標。
BAT跑馬圈地:阿里做平臺,騰訊搶入口
近年來,醫療領域成為BAT巨頭們關注的熱點。面對醫療O2O這塊巨大的蛋糕,BAT均以自身優勢布局互聯網醫療。
相比于百度布局醫療O2O行業做重數據,阿里的做法是打造一個 “云醫院”平臺,即基于此平臺實現掛號、預約、診療、購藥、繳費等的完整閉環。
早在2011年,阿里就向尋醫問藥網投資數千萬人民幣,可見馬云的醫療夢早就有了鋪墊。看準了醫療領域后,阿里開始重金投入。去年1月,阿里聯合云峰基金,耗資10.37億收購中信21世紀,并宣布后者將更名為“阿里健康信息技術”,正式吹響進軍醫療行業的號角。此外,阿里此外還投了華康全景、尋醫問藥網、U醫U藥等醫藥網站。2014年12月,阿里健康的“處方電子化”平臺已經在北京、河北、杭州試運行,這也是國內首家將醫院電子處方分流出的平臺。今年1月,阿里健康聯手中信銀行,雙方將共同建設推廣線上線下藥品電商平臺,聯手開拓醫療機構、醫保等領域合作,實現藥品信息大數據、醫療資源和客戶資源的共享。據了解,阿里健康也已經開始實現從藥向醫的延展,致力于通過互聯網實現掛號、問診及開處方、繳費、購藥等完整閉環。
與百度和阿里不同,馬化騰對于騰訊的定位十分清晰,在今年兩會上他曾說道,互聯網公司都想做傳統產業觸網的連接器,阿里和百度分別從平臺和大數據入手,騰訊從通信社交領域入手,搶占互聯網醫療的入口。
2014年騰訊分別在9、10兩個月內以1.7億美元買下掛號網和丁香園,后兩者分別擁有國內最活躍的病患用戶和醫生用戶。利用在通信和社交方面的優勢,建立病患與醫生之間的連接,利用微信、手機QQ的較高用戶資源,使醫院、醫生和患者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從流量入口切入醫療健康市場將是騰訊的進軍策略。
此外,騰訊還投了繽刻普銳2100萬美元,鄰家醫生天使輪數百萬人民幣。
當然,騰訊在醫藥售賣和醫療付費方面也有自己的勢力,與阿里競爭對手京東的合作,依賴微信所發展起來的支付體系,甚至是其微信銀行所構建的金融環境都將有助于其與醫療健康領域的對接,在醫藥售賣和醫療付費方面偷襲馬云的“珍珠港”。
猜想:羅寧政帶領就醫160站隊百度系?
面對巨大的醫療O2O市場份額,BAT三大巨頭各顯神通,紛紛跑馬圈地。阿里致力于打造“云醫院”平臺,騰訊用“巨額融資+連接“醫療社交”+微信支付” 的模式作為組合犄角,百度從大數據入手,形成差異化競爭。
在三大BAT火拼的節骨眼上,百度與就醫160達成戰略合作,這條信息本身就極具重大意義。另外,據行業內消息,近日,就醫160正在積極進行B輪融資,具體的融資結果尚未公布。
從時間上看,前后的這兩條信息是如此的巧合,讓人不禁大膽猜想:羅寧政是否會帶領就醫160站隊百度系?百度與就醫160達成戰略合作后,雙方是否會展開資本層面的深度合作,百度是否會重金投資就醫160的B輪融資?
不管這個猜想是否成立,百度與就醫160的戰略合作,都是百度醫療戰略的重要一環。就醫160平臺2014年便實現了深圳市公立醫院預約掛號的全覆蓋,在深圳網絡預約掛號人群中,有80%以上的網絡預約掛號是通過就醫160實現的。此次正式與就醫160戰略合作,百度面向用戶的醫療O2O資源也更加具有優勢,在北上廣深四大醫療重點地區,百度將率先涉足廣東。
透過百度與就醫160的戰略合作,再結合此前百度在互聯網醫療的先期部署不難發現,以往BAT久攻不下的一線城市中,百度以注資合作或戰略合作的方式已率先挺進北京和廣東。單就醫療的號源覆蓋量來說,百度已經位居線門診量的首位。
隨著醫療O2O的興起,BAT大佬的爭奪戰烽煙四起,但中國醫療健康領域的改造和爭奪才剛剛開始,互聯網撬動著“看病難”。這場大戰的勝負關鍵并不在于誰擁有多少用戶,前期占有多少市場份額,而是在于誰能提供更好的在線醫療服務。互聯網醫療,誰將獨占鰲頭,笑傲江湖?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西西 來源:法制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