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大會
演講主題:“互聯網+”時代,遠程醫療服務探索
演講嘉賓:心醫國際總裁 邰從越
邰從越: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領導,各位同道,大家中午好!非常高興今天有機會跟大家分享關于我們基于移動和互聯網遠程醫療的一些想法、一些探索、一些思路。
首先,我覺得我們還是從醫院來談這件事,看病,上面大家看得很清楚,前面很多領導和同道分享過,我們一直在找這么一個痛點。來醫院做診斷,包括手術,包括康復,二次就醫等等,這里面大量的痛點是存在的。從我們自身來講,心醫我們能做什么?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段時間,互聯網不斷蓬勃發展,互聯網的企業也是如雨后春筍不斷在冒出來。我們說在進了醫院以后或者去了醫院以后,在這個過程中存在很多相關的問題。今天很多朋友在講的其實都是我們叫一次就診問題,我們是看了一個平面的就診流程。但大家想沒想過這里面有非常重要的一點,看病這個事是個立體的,他后面存在二次就診和三次就診。今天我們在北京,每天有70萬的外地人來北京看病。我們做了一個調研,我們的樣本基本超過了三千個,50%到60%的患者是二次就診,其中還有15%到20%的患者是三次就診。大家知道這里面我們要解決不是一次就診問題,更多的是如何把二次就診和三次就診問題幫助患者來解決,這其中節省的是什么?節省的是大量的時間,節省的是過程中所產生的費用,節省的是這個過程中所面臨的很多不知道應該找什么樣的醫生能解決問題這樣的困難。
我們覺得這樣一些問題的存在,不管是在院內還是在院外,我們都面臨今天一些非常普遍性的問題。這些問題它的產生是有根源的,我們做了一個相關的總結。你會發現很多人都在說做遠程這件事是沒有真正的專家,專家沒有時間。我們通過的服務理解來看,專家是沒有時間,但是專家不是真的完全沒有時間。我們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專家碎片時間,關鍵是專家愿不愿意跟這樣的機構合作,我們如何解決這樣一些問題。醫生本身在看病過程中他的收入是很低的,今年我們去北京三甲醫院,其實他的掛號如果不是特需的話,就是七塊錢、十五塊錢,如何提高醫生看病費用問題。今天我們談各方面提供的服務,我想遠程醫療涵蓋了我們在醫療信息化過程中所具備的需要的很多方面的一些保障,首先要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我們過去說遠程治療之所以不成功,很多人說因為國家的政策,因為收費還是以前的收費,沒有醫保等等,說你的模式是不成功的。實際我想說中國今天的遠程醫療最歸根到底的問題是過往十年我們整個信息化技術發展沒有達到這個要求,不可能保證把患者無損的數據通過平臺進行傳輸,給專家提供有保障的資料。另外,遠程醫療走到今天,我們中國很多人說遠程醫療做不起來的原因是什么?有多少醫院有遠程醫療的設備,我們做了一個調研,差不多15%,遠程醫療的覆蓋率是非常低的,如果低的話,怎么有應用的可能呢?怎么有習慣的被培養呢?這里面本身是存在問題的。
另外是服務的問題,前面幾位同道說如何改良服務,醫患溝通不暢,我覺得這里面缺乏,我們看到很多時候患者和醫生的溝通,他無法短時間理解醫生的表達,在不同的專業對不同的客戶來講他是有區別的。在這里面我們的基層醫生是很好的翻譯,如何提供這樣的好翻譯給我們的患者,另外我們在醫患溝通時間上,現在看是明顯不足的。我們通過這樣的遠程診療這種模式,可以幫助患者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現在遠程醫療提供的平臺服務,每個患者會診時間都是超過30分鐘的。我想說當我們去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去看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看患者在誰哪?患者在醫生那兒,醫生在哪?在醫院里。遠程醫療是醫療機構和醫療機構之間來進行,但是其中最關鍵的東西,焦點是醫生,核心是數據,怎么保證標準的無損的數據的傳輸和提供,第三個就是我們說的運營。運營是整個能讓我們這件事跑起來的一個最核心的東西,當這三點聚集到一起的時候,我們就是基于這樣一個互聯網的遠程醫療專業的提供廠商。我們基于移動端把它加進來,更好的幫助我們的患者,幫助醫生提供這樣一個優質的遠程醫療服務。
這里面很多人都在講,今天互聯網來了,大家都在講這個大潮中都是在顛覆醫療,我自己不認同這個觀點,醫療不是被顛覆的,醫療是應該被重構的,它是一個無序的體系,需要更多的廠商,更多的人加入以來,一起重構這個體系。很多相關價值是不匹配的,如何將這些價值進行合理分配,這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探討的一個主要問題。大家知道從前年到今年國家在發相關的文件,都是對遠程醫療利好的文件。大家說遠程醫療的春天來了,我覺得這個對于我來講,對于心醫來講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天時。
在這樣的天時下,心醫過往我們都做了什么,心醫是2010年6月份成立,到現在為止正好是一個五歲的孩子。這五年里面我們通過自身的努力,從一個差不多只有十個人的創業企業,現在發展成規模超過四百人的一個創新型的醫療企業。我們現在在全國有18家國家級會診中心,我們有22個省級的會診中心,1100家縣地市級醫院,530家鄉鎮衛生院,現在平均每個月綜合會診,我們差不多平均提供800例,一年差不多一萬例,我們今年計劃突破兩萬例。這是我們過去做過的事情,2011年我們中標了青海省遠程醫療平臺,青海省目前我們完成了從8家省級醫院到50家的縣級醫院的全覆蓋,目前基于互聯網的方式,在跟北京大醫院進行診療服務。第二在13年我們成功中標了河南省遠程醫療平臺,建立了一個全河南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我們又進一步提升我們的產品,提升我們的業務拓展信心,同時更多更多的是在運營平臺上服務的一些經驗。
我們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1100家的會診醫院每天在成功的應用,大家可以看這1100家會診醫院里面都包括哪些,包括遠程綜合會診,我們應用最多的是遠程病例討論,有差不多60%都是病例討論,而且都是一些疑難病的討論。對于高端醫院的專家來講,他們都會感嘆說,這個病例我都沒見過,這樣的病例太有價值了,我們需要把它保存下來。這樣的疾病在下級醫院是沒有能力去解決的,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幫助去解決。所以我想說借著國家這樣一個大勢的春風,是天時,我們已經做了1100家醫院,是地利。今天我們再給大家帶來什么?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們從去年開始在考慮,我們如何更好的讓患者知道遠程醫療,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醫院覆蓋率不夠,無法提供很好的診療服務。第二個,更多的患者你去問他,你知道遠程醫療嗎?我知道,你體驗過嗎?沒有體驗過。你知道什么樣的遠程醫療是好的嗎?我不知道。我們認為最大的一個問題是患者推廣,怎么讓患者知道,移動端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我們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老百姓知道原來還有一種新的方式可以提供給你更便利的一些診療服務。我們可以通過分級診療,我們可以告訴你應該去哪家醫院,我們可以引導到最佳的就醫醫院,我們可以幫你約北京大醫院的專家。從上個月開始,我們在北京差不多有40位專家每天都會在線,提供遠程門診服務。
心醫還是希望能夠解決現在遠程醫療在移動端的入口問題,通過這種很有粘性的方式,提升我們的活躍度。醫療本身是一個剛需,但是是低頻次使用的,很多人不太習慣去用的。我們在這個過程中,遠程本身就屬于針對疑難重癥,疑難重癥需要這樣的渠道、方式,我們在移動端想把這些問題解決。我們現在在4月18號移動端APP剛剛上線,今天22號,截止到昨天上線3天時間,每天注冊醫生都超過500名。這是基于我們差不多過往四年中在線下有非常好的醫生資源,我們可以給他們提供更好的支持。
我們希望在未來的時間里面,在互聯網+的時代,我們能給患者給醫生都提供這樣一個非常好的體驗。今天,我們希望能夠打造全新的生態體系,我們是希望每當患者有病痛的時候,他更容易找到真醫生,找到好醫生。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要實現以病情為優先這樣一個專業資源對接,這是我們真正的一個夢想。當然談了這么多,還是要聊其他一些方面的東西,為什么我們叫心醫?是做心臟醫療的公司嗎?是做心電醫療的公司嗎?不是,我們是用心做醫療的公司,我們希望能夠用我們這樣的努力,全心全意為醫療機構,為我們的醫生,為我們的患者提供服務。我們希望能在這樣一種理想和宗旨的引領下,我們持續能夠把我們的企業做下去,為更多的患者,更多的醫生提供好的醫療服務。我們的理想就是讓天下沒有難看的病,有這樣的理想,理想豐滿,現實骨干。我們在四年前要找對的人,找能在一起走的人,我們花大量時間在找我們的合作伙伴。通過四年努力,我們找到了一群有理想,有夢想,可以一起去堅持的人。我們核心管理團隊有二十人,他們都來自于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領域,所以我們是真正實現了跨界組合。整個行業平均年齡37歲,70%畢業于醫學院校,40%有過去醫生職業經理,做過藥,做過設備,做過互聯網,當我們跨界的時候,我們是有能力,這樣一個團隊是有能力去面對任何挑戰,我們是能夠努力實現我們的夢想。所有的一切核心就是我們的這個團隊。戰略布局通過我們的努力一步一步在實現,我們的未來就是希望能成為一家備受尊重和值得信賴的企業。我們希望通過創新性的做法,通過我們健康云平臺的服務,讓百姓更健康。我知道今天在座的很多都還是我們各個醫院的主任,包括很多老師,在中國過去三十年信息化建設中,大家有很多困難,我們跟大家感同身受。我們知道在這個過程中想作出一點成績來,是相當不容易的。主要一點,需要理想去堅持它,如果沒有理想,很難堅持下去。在今天我演講結束之后的時候,我想跟大家共勉一句話,我今天非常高興能夠一起去做一件我們認為有意義的事,可以做一輩子的事。我也非常開心有這么多理想者跟我們一起去同行。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邰總的分享!如果大家一起用心去探索,一定能實現我們的理想。邰總報告中講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將來真正網絡移動互聯很多是要通過遠程這樣一些服務,更顯示出它的價值。怎么才能支撐這樣一個遠程服務呢?這就需要公眾通信網來給它提供有力的支持。我們國家在全面啟動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時候,電信運營商準備好了嗎?他們有什么樣的思考,什么樣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