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醫療論壇
演講主題:醫聯體模式下的遠程醫療服務
演講嘉賓:心醫國際總裁 劉鵬
劉鵬:謝謝,剛剛聽完301精采的演講,其實非常有感觸,至少張主任講到兩點,我們是非常有觸動,第一個張主任談到在整個大的醫院遠程醫療主任這個層面上,作為臨床專家,現在非常少,張主任說是他唯一的一個人。為什么對這件事情有感觸,因為心醫作為這樣一家公司,實際定義為醫療公司,在座更多是從信息技術的領域談遠程醫療發展,真正從業務方面,說的還不是特別多,今天我匯報的是業務模式上,我們心醫這樣的公司能給大家帶來什么經驗。
因為我們整個公司所有的管理層80%都是學臨床醫學出生的,這樣一個醫療背景可能在這樣一個大的醫療IT的領域里頭顯得那么與眾不同,90%企業都是IT出身,這樣醫療的背景能夠給整個遠程醫療行業帶來不一樣的東西。今天我跟大家在這里分享和匯報的就是醫聯體模式下的遠程醫療服務。
醫聯體在我們國家,在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門,包括衛生局,我們的醫院,都已經頻繁談到這樣一種體系,再一次被提出,或者得到整個醫療行業重視的應該是在13年1月份,衛生部的部長提到醫聯體的概念,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了,就是一家區域的三級醫院跟下面區域范圍的一級和二級醫院形成醫療的聯合體,通過這樣區域醫療協同的模式,能夠實現所謂醫療資源有效分布,解決醫改談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這些年中我們看到國家推出了非常多的政策和法規,在推動著醫聯體,或者模式下的遠程醫療這樣往前的發展。在今年的2月1號我們所說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其中非常明確談到積極發展惠及農村的遠程醫療系統,更明確把我們遠程醫療它的一個方向性和指標性更明確到了一個領域,就是我們的農村遠程醫療。不管是我們在國家級對省級、縣級,哪怕到農村,實際上在這個當中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遠程醫療會診的概念。
而且這段時間我們看到各地區響應國家的政策,實際出現非常多的信息,這是我們拿到最新的信息,去年乃至于前年,在全國的很多省份,包括四川,包括山東,很多地區推出了醫聯體的概念。這是從今年開始我們看到,在沈陽我們要建28個醫聯體,圍繞三級醫院支援當地的服務中心,實現這樣一個基層首診的措施,黑龍江也開始做,像大型的三級醫院、哈醫大一、大二等也派他的專家到所屬的社區、服務中心去出專家診,或者出專科門診。因此來說我們的老百姓真正不用到三級醫院掛號、排隊,只在自己家門口享受到專家資源的服務。黑龍江省計劃在今年年底的時候要把全省的醫聯體進行覆蓋。
這是最近的兩條心里,首先在山西衛技委提出了縣域的醫連特,以縣醫院為核心,實行這樣一個分級診療,在安徽也同樣提出,同一時間也提出了,更明確的概念要在一個縣域建立兩個醫聯體的核心,形成既競爭合作的模式,通過這樣的結構設計,包括醫療服務的競爭,目的使我們的最基本的農村的醫療,能夠得到相對于比較好的一些醫療資源的下沉,直接呼應了中央一號文件。
從整個大的環境和政策的背景來說,我們說醫聯體無論大到省級,小到農村,實際已經成為普遍關注的醫療模式。但這種環境下的遠程醫療服務,跟我們傳統意義上開的遠程醫療已經有一個更好的擴展。傳統的醫療服務包括視頻會議,另外就是一個遠程的專家閱片,還有遠程的教育和培訓,像301,像華西在過去很多年已經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但是在一個所謂的區域范圍之內,醫聯體模式下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服務功能,包括遠程門診,包括縣鄉級,更多意義不是解決疑難病,更多解決的是常規的醫療。在哈爾濱城區醫院聯合,哪怕最大規模的醫院到社區也是解決常見病。還有遠程的專科診斷,從最常見的遠程的放射的閱片,現在已經到遠程超聲等,在專科領域得到更大范圍擴展。包括遠程教育、培訓,這是比較常規的,更多想使我們的醫院資源流動起來,雙向轉診是一個手段,從上往下轉的比較少,為什么比較少,這里頭有一個最核心的問題。我們說無論是做分析診療也好,或者雙向轉診,國家解決的問題是病人流動的問題,不希望病人,不管常見病,還是疑難病都到三級醫院的門診就診,而是通過分級會診的模式減輕三級醫院的壓力。
其實在座的每一個人,包括自己也一樣,很多情況下我們也是老百姓,作為一個老百姓,或者一個就醫的患者來說,我們選擇去哪一家醫院我們心中有一個原則和標準,就是哪一家的醫療資源、服務好去哪一家,寧可多排隊,寧可花很多時間,因為哪里有最好的時間,病人是否流動不是根本,前提一定是醫生的流動。301也好,像中日友好這樣好的醫院的專家真正到基層的時候,患者才跟著專家去基層。國家最大的問題就是醫療資源匱乏和不均勻,基本在這種大的醫院,每天排班到社區服務坐鎮,本隊對專家資源也是浪費,同時對醫療服務也是干擾。
人不下去的時候,怎么使專家下去,這是我們做遠程醫療服務的廠商應該做的事情,根本來解決遠程醫療就是這方面的東西。因此來說,我們說遠程的專家預約也好,因為這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很多醫療機構除了醫生資源不行,更多是沒有設備,在鄉鎮醫院是很難得到像3.0的磁共振等高的設備檢查,我們做這樣一個檢查只能上大醫院,很多人希望從縣里、鄉里到中心醫院去做,首先預約,完了幾天已經做檢查,到了那一天再上,實際上對老百姓來說是非常不好的就醫體驗。但是在這個聯合體范圍之內,直接可以預約到核心醫院,可以足不出戶,預約好的時間去檢查就可以了。
在這樣一個醫療協同的過程中,患者可以得到相對比較好的就醫體驗,同時包括我們說一些常見病、慢性病,隨訪的問題可以通過最基層的醫療機構最終落地。我們看到在醫聯體范圍內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遠程醫療和會診的概念了。
下面給大家過一下在醫療服務內容中實現的專業功能,當然是很常見的,很基本的,比如遠程影像的東西,可以通過遠程系統直接可以實現醫院的(英文)功能,同時包括三維的,臨床專家是不看的,因為它是不具備診斷的標準。更多我們通過二維做診斷,但是三維的意義是什么,解決信息對稱性的問題。很多遠程會診的時候有很多患者家屬要參與的,這個時候共享一些二維的時候,非專業人士是看不明白的,三維的話會非常看到病變的情況是怎樣的,便于患者與醫生之間相互溝通,病人做到信息對稱性。這種信息對稱性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我們和患者之間的糾紛的,現在醫患糾紛是非常敏感的問題,所以它有這樣一個延伸的內容。
還有遠程病理,現在被很多縣一級的基層醫院非常重視,國家政策要求90%的疾病,是不出縣級醫院的,現在拿到的統計數字有34%的患者留在縣級醫院,但是說患者為什么留,因為醫生的水平在縣級層面比較低,第二個沒有很好診斷的檢查設備,病理是唯一的檢驗標準,很多基層醫院來說,專科醫生是非常缺乏的,因此有上端的專家幫助協助診斷,遠程病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通過這種診斷使腫瘤的患者留在基層醫院,一定程度可以提升水平,另外留住病人也就留住收入,這個是他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還有遠程的心電,包括動態的、靜的,這都是對很多基層醫院層面上,最小的一家醫院,哪怕沒有CT,沒有彩超這樣的設備,但是能有一臺設備,就是心電圖機,其實心電圖不是那么好看的,需要很長時間臨床經驗的積累,護士幫我們采取一些心電圖,但是我們實習醫生沒有能力做心電圖。我們通過遠程的方式,把我們的社區一級的醫療機構,比如剛才談到縣鄉合作模式,心電圖的報告都集中放在縣級醫院做一個集中診斷,因此來說這樣的遠程服務模式,也是針對于我們的一些很多特定的醫療環境上是可以實現的。
手術示教這些就不說了。這里也涉及到了雙向轉診,使得我們在基層醫療機構和一流機構之間可以有一個非常規范的系統,可以把病例的資料和結果能夠共享。還有遠程預約,包括預約專家,可能上端的中心醫院定期排出一個號放在這里,留給我們下端的醫院,通過遠程的方式預約,還有就是臨床的隨訪,對于慢性病的患者,比如心臟病、心梗恢復氣量到到三個月,如何管理這樣的病人,使得在康復期不出現二次復發,或者得到一個最及時的救治,這都是我們做的醫療服務的延伸。
包括遠程教育,數字資源共享,醫聯體有很多,比如省級的,到地級、縣級,還有一種模式是專科醫聯體,比如心臟病科等,通過中華醫學會這個領域,雖然還沒有遠程醫學專業委員會,但是我想一定會有,而且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我們可以通過網絡的方式形成這樣的環境,共享在這個行業里積累的數字的醫療資源包括視頻的內容,包括PPT、WORD的內容,這是我們上端專家非常想跟下端基層醫院分享的。
這都是已經在系統上的設計,可以通過點課或者選課的方式從我們平臺上獲取這些醫療資源,包括我們剛才談到除了疑難病,還有遠程的門診,我們看到這就是遠程門診的界面,能夠在我們的家門口解決掉。
除了我們這樣一個系統之外,還要借助一些設備,比如社區醫院的遠程檢查一體化推車,比如看到遠程聽診器,對一些常見的心肺科的病人,尤其一些小孩,很多地區的兒童醫院都是人滿為患,每個地區都一樣,小孩的疾病更多是在呼吸道和消化道,我們通過遠程的聽診,我們知道只是一個支氣管炎只可以在社區就可以解決了。還有一部分是我們談到的相關設備,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對普通的疾病,比如我們可以通過眼底鏡看眼睛的變化,包括皮膚鏡、大腦鏡,皮膚表層的變化都可以做數據的采集,上傳到上端醫生以后,可以通過這種高清的視頻做診斷。所以無論什么檢查也好,都可以對常見病進行初期的治療。
講到這里,我們談到更多的是我們在醫聯體模式上實現的服務。今天參加大會的,我們在很多地方可以看到心醫的宣傳。我們是一個醫療企業,包括我本人從臨床醫學畢業的,因此來說我們覺得比行業里的IT專家的優勢是更理解臨床醫生的需求,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服務,給我們遠程醫療帶來不一樣的東西。
心醫不光有高超的醫術,還有醫德,我們作為曾經的醫療人,現在沒有辦法為臨床患者服務的時候,我們通過這樣一些技術手段幫助好醫生間接服務于臨床患者。這幾年心醫也取得一定的成績,首先是我們跟正大醫附做的項目,還有和青島做的遠程醫療項目,還有信息學會的常務理事單位。
同時我們作為一個醫療背景的公司,我們更多認為遠程醫療的核心不在于它的產品本身,產品功能大家真的要花心思的話,短期都會達到差不多的平臺高度,但是我們認為遠程醫療是以服務為主,服務是它的核心,包括上端和下端。而且作為最大的競爭力,誰抓住核心的資源就有這種優勢。不單指北京,上海已經有16家合作伙伴的單位,到今年年底的時候心醫在全國范圍內,有超過50家的高端的會診平臺,在全國各地任何一個地區都有我們的醫生,都有可能通過我們這樣的平臺去到北京進行病理的討論和會診。
這是我們跟中日友好會診的圖片,還有北京兒童醫院,還有這一段時間在基層醫院,做遠程會診時候的圖片,也給了相關的報道,這是在撫順,這是衡水的,咸陽彩虹醫院,這是西寧的第一人民醫院,河北的醫大一,這是蓬萊的醫院,包括西寧中醫院等等,去年10月份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基層醫院開發達到一千家,這個當中每一家醫院都有這樣的病例推送到我們的醫院,心醫不但是遠程醫療的建設,而是能夠使我們真正有了也一套遠程醫療設備的時候能使它活躍起來。在基層醫院幫助他們做很多宣傳的東西,包括易拉寶,包括圖片,這是西寧二院做的東西,這是河北醫科大學。簡單通過這么一點時間,想跟大家介紹心醫作為一家醫療背景的企業,真的希望通過我們對醫療技術的了解,也通過對在座所有的合作伙伴廠商,最關鍵的是我們醫療的高端醫院合作,真的是我們國家遠程醫療服務活躍起來,真正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