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9日,中國衛生經濟學會衛生政策與技術經濟評價專業委員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了2017年學術年會。此次會議主題是“未來醫療與健康中國經濟”,主要圍繞健康中國建設發展背景下,探討信息技術應用與醫療衛生相結合的趨勢以及帶來的政策風險及其防控措施,并深入討論了現代信息科學技術對于推動醫療衛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會議由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郝曉寧教授主持,中國衛生經濟學會衛生政策與技術經濟評價專委會主任委員、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洪偉做開幕致辭。楊主任首先總結了專業委員會2017年所做的工作,也對專委會未來的工作重點與發展做了重要指示,要認真學習與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緊密圍繞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這一發展方向,針對深化醫藥體制改革、完善以人為本的醫療衛生與健康服務體系這些政策熱點問題,深入開展政策管理與理論的研究實踐,積極組織與人口老齡化、醫養結合、智慧健康養老與衛生事業發展的研究,繼續組織開展相關的繼續教育培訓工作。
會議還邀請了國家衛生計生委體制改革司副司長莊寧、國家發改委國防動員研究發展中心傅桃生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消費電子處處長曲曉杰做了主旨報告。莊寧司長以“深化公立醫院改革中的支付方式改革”為主題,和與會嘉賓交流了醫院支付方式改革在未來醫療與健康中國建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健康中國2030和全民健康服務、醫藥信息化體系與機制建設的重點;傅桃生副主任從軍民融合以及科技創新融入健康服務發展,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的關鍵問題做了報告;曲曉杰處長表示工信部也一直在積極推動信息技術與醫療健康行業的融合發展,新興信息技術與產品在醫療健康領域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工信部在今年還與國家衛生計生委、民政部聯合發布了智慧健康養老行動計劃,推動信息技術與醫療健康行業的深度融合。國家網信辦專家委辦公室原副主任、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高新民教授則重點講解了醫療數據的流轉與匯聚,以及大數據發展對未來全民健康發展的重要性。
會議主題報告環節由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李士雪院長、和專委會副主任委員薄濤副教授主持。遼寧省衛生信息中心主任、遼寧醫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徐洪斌教授結合信息技術在未來健康醫療領域的重要作用,以及遼寧省近年來工作的經驗與思考,從醫療經濟到健康經濟的發展走向進行了主題報告。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黨委書記劉捷主任醫師以“醫改中的信息化建設著力點”為主題,分析了在健康中國建設理念指導下,深化醫療信息化應圍繞人民身體健康、推進醫療衛生工作與資源下沉、推動公共醫療服務均等化、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為中心,加強頂層設計,建設大健康服務平臺。在實際的應用案例中,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黨政辦公室林輝副主任介紹了互聯網助推醫療新生態和邵逸夫醫院的實踐經驗,從互聯網醫療與健康中國、醫療云平臺建設、到構建全流程移動化醫療服務體系、協作聯動的分級診療體系作了全面的講解。北京朝陽醫院信息中心趙前前副主任詳細介紹了朝陽醫院在大數據環境下推動醫院精細化運營與管理中的實踐經驗。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移動醫療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實驗室副主任黃偉紅教授全面分析了智能醫療中相關大數據、移動醫療、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與趨勢,以及在湘雅醫院的應用案例,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班博副院長從病種與質量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病種管理與支付改革,在醫改與未來醫院質量管理中重要作用。安徽省界首市人民醫院曾慶勝院長介紹了縣域醫療機構在互聯網大潮中的定位,并分享了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模式建設與醫防融合機制建設的經驗與案例。北京未來網絡信息中心李建功在交流報告中,用實際案例分解了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在未來醫療健康領域的發展趨勢。
衛生政策與技術經濟評價專委會的委員與來自各地醫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醫療機構、健康服務機構、研究專家、學者等近200位代表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