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業界 > 醫療大數據如何保護患者隱私

    醫療大數據如何保護患者隱私

    一家以色列公司推出的新技術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對患者信息進行便利操作,同時維護患者隱私信息。

    醫療大數據如何保護患者隱私-智醫療網

    MDClone公司的首次試點項目中,公司信息系統第一次安裝在位于海法市的Rambam醫學院。

    MDClone公司由該公司首席執行官Ziv Ofek,首席技術官Luz Erez,首席財務官Boaz Gur-Lavie等三人共同創立。此前Ziv Ofek還與其他人合伙成立了另一家從事數字醫療的dbMotion公司,該公司已在2013年以2.35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美國AllScripts公司。Ziv Ofek也在MDClone公司所在地-貝爾謝巴市的數字創新中心擔任主席職務。MDClone公司安裝接入的新系統可以讓研究人員通過醫院大數據中心查閱患者信息進行研究,但又不危害患者隱私。

    表面上,只要去除患者姓名和證件號就可以維護信息安全,但其實不然。一些身份辨別專業人員,出于個人或非法目的,可以通過參照其他公開的或已遭泄漏的信息,拼湊出完整患者信息。比如,在美國,只要知道生日、郵編、性別,就可以辨別大部分美國人。

    而MDClone公司的做法卻不同,它創造出不存在的虛擬病人用于研究。這是如何做到的呢?MDClone公司首席科學家Hovav Dror曾在以色列國防軍總司令部系統分析中心和以色列空軍運籌部都擔任過要職,他解釋說,“利用成熟先進的數學模型,我們可以創造虛擬患者,研究所需的數據與現實中的患者是一模一樣,但是其他參數已都改變,從而杜絕原始數據的泄露。”如何知道每條記錄中哪些數據是需要保護的重要數據?這正是需要我們研究的地方,即我們需要了解各類信息如何相互交融發生聯系。

    Dror說,“系統會仔細檢查所有參數以及各參數之間的關聯,我們會保護所有重要的參數之間的關聯。如果有一百萬個參數,這種做法當然不可行,但是患者信息一般只有幾百個參數,我們可以從數百個參數之間錯綜復雜的關聯中甄別出重要信息并對此進行保護。”把研究所需的信息呈現給研究人員,你的工作就結束了。你已經檢查了參數間的關聯,并且把完善病例相關的醫療信息傳遞給研究人員。與真實數據的唯一相同點就是系統甄別后截取了研究所需的信息。“我們提供極為廣泛的關聯信息,完整的關聯信息只保存在系統中。根據研究具體要求,系統可以調取相關的特定關聯信息,我們的目的是只有臨床數據訪問權限的研究人員才可以用這些數據進行研究。”Rambam內分泌醫生Irit Hochberg是第一位利用該系統進行研究的醫生。她根據自己所在的內分泌科室的數據,初步對該技術的準確性進行了驗證。技術驗證包括住院糖尿病患者發展低血糖的風險因子辨認。Hochberg對比了患者真實的數據與系統自動辨別的相關參數,發現兩組數據結論相同。Rambam主任教授Rafael Beyar稱,“這項技術讓我們走在科研前端,醫院每位授權的醫生都可以開展研究,同時也可以徹底保護個人醫療隱私。這項技術將促進醫學突破、加快醫學研究和實際應用、降低成本,尤其滿足確保患者匿名的要求。”

    Hochberg補充道,“每位醫生在做研究時,都需要回答一些醫學常規的基本問題,MDClone公司的技術可以讓醫生直接獲取這些信息,大大縮短研究問題思路形成的時間,免去了幾個月至幾個小時數據檢索的時間。利用此項技術,科學問題可以很快得到解答,而且保護了患者隱私。”

    當然,關于人的研究,即便是大數據研究,也需要衛生部獲批。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