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美國移動健康“組團看醫生”最近火起來了

    美國移動健康“組團看醫生”最近火起來了

    【MHC移動健康】通常,到醫院看病要排隊等一會兒,然后進行體檢,再花幾分鐘在辦公室與醫生交流。整個過程很短,而且就你一個人。但將來,這種局面可能被打破,因為一些醫生已經在嘗試一種新的預約方式。

    美國移動健康“組團看醫生”最近火起來了-智醫療網

      據美國家庭醫生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稱,約10%的家庭醫生已經開始提供“共享醫療預約”,即將10幾個或更多具有相同癥狀的患者聚集在一起,同時去看同一位醫生。而醫生總計會為他們提供90分鐘的服務。

    由于購買健康保險的患者數量越來越多,以及來自政府和保險公司降低就醫成本的壓力,將來“團體就醫”將成為常態。最早于20世紀90年代提出該就醫模式的加州心理學家愛德華·諾夫辛格(Edward Noffsinger)稱:“這是一種有效、經濟和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當然,這種團體就醫和檢查也要保護患者隱私(需簽署隱私協議)。與此同時,患者之間還能相互交流,相互借鑒。醫生也能從中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與患者進行更長時間的溝通,而無需在多個房間來回穿梭。

    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內科醫生瑪莉安娜·蘇米茍(Marianne Sumego)稱:“一次預約有10名觀察者(患者),相當于患者就診10次。”蘇米茍很久之前就開始實行團體就醫,她說,克利夫蘭診所最近幾年已進行了10000多次團體會診。蘇米茍說,這種模式尤其適合于糖尿病、哮喘和骨質疏松癥等慢性病患者。 “這種模式頗具吸引力,我有更多時間與患者交流。”

    至于團體就醫的效果,目前還沒有太多的相關研究報告。但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2012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這種模式能夠幫助患者控制血糖和血壓,但對于住院或整體醫療成本的影響,目前還沒有相關結論。

    醫療數據收集機構Cochrane Collaboration數據顯示,對于疼痛病的治療,如后背痛或關節痛,團體就醫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痛。此外,對于孕婦而言,團體就醫同樣具有優勢。

    除此之外,團體就醫的顯著優勢還在于:在傳統就醫模式下,一位醫生在90分鐘內只能為5~6位患者提供服務。而在團體就醫模式下,相同時間內則可以服務2倍數量的患者。同樣,也能提高護士們的工作效率。

    當然,為吸引患者進行團體就診預約,醫生們也要進行大量的游說工作。諾夫辛格說:“患者們早已習慣一對一的傳統就醫模式,而我們現在卻讓他們做一些完全不同的事情。”

    諾夫辛格是北加州凱撒醫院(Kaiser)的一位名心理學醫生,為一些重病患者提供咨詢服務。1988年,他自己也患者了嚴重的肺病,并臥床四年之久。期間諾夫辛格意識到,與醫生預約不能等上幾個星期。他還想與醫生進行更長時間的交談,與更多患者交流病情。最終,諾夫辛格提出了團體就醫理念。

    諾夫辛格病愈后,便于1996年開始在凱撒醫院實行團體就醫,并與全球各地的醫生探討該就醫模式,如克利夫蘭診所和美國軍事基地醫院的醫生。他說:“患者對醫療護理的需求遠超出了我們的供應。”隨著擁有健康保險的患者數量越來越多,團體就醫時代可能很快到來。

    (責任編輯:龍寳玉 轉載:奇點網)

    關鍵詞:智慧醫療醫療大數據移動醫療數字醫療遠程醫療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