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觀點 > 家庭簽約服務離開信息化建設支撐,就難以如期完成!

    家庭簽約服務離開信息化建設支撐,就難以如期完成!

    原創:河南省原陽縣人民醫院? 孟慶遠(特約撰稿人)

    家庭簽約服務離開信息化建設支撐,就難以如期完成!-智醫療網

    去年6月國務院、衛計委等部門發布《關于推進家庭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要求2017年家庭簽約服務85%以上城市,農村覆蓋率30%,重點人群覆蓋率達60%以上,2020年全覆蓋。今年3月28日全國醫改電視電話會議將“以需求為導向做實家庭簽約服務”作為今年十大重點工作之一;5月4日國家衛計委又發文《關于做實做好2017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一是年內簽約覆蓋率30%以上,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疾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重點人群60%以上。農村貧困人口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全覆蓋。二是基礎性簽約服務包: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優先預約就診、轉診綠色通道、慢性病長處方、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預防接種、重點疾病健康管理以及兒童、老年人、孕產婦重點人群健康管理等服務;個性化簽約服務包:健康評估、康復指導、家庭病床服務、家庭護理、遠程健康監測以及特定人群和特殊疾病健康管理等服務。

    很明顯,家庭簽約服務任務重,時間緊,這無疑讓鄉村醫生倍感壓力。那么,就目前鄉村醫療機構狀況來講,真的能夠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任務么?

    筆者認為,難度大,困難多,必須解決克服。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鄉村醫生的千人口比低,像原陽縣60萬人780名村醫;二是分工明確,任務重,項目多。衛生院醫生以創收為主,村醫有12項公衛服務,還要提供基本醫療;三是目前村醫待遇補助低,身份不明,工作有情緒,四是簽約服務包比現在的健康保健內容更具體、繁雜,需要村醫消耗大量體力精力,但大齡村醫占比較大,原陽縣50歲以上村醫占70%;五是老年人、婦女兒童及高血壓、糖尿病、慢支、精神病等特殊人群的簽約具有一定危險性,村醫有擔憂,六是村室的醫療設施設備落后,90%是“老三件”。這均給農村家庭簽約服務的簽約開展和圓滿完成帶來許多困難和障礙。

    那么,有無快捷、有效措施辦法能夠解決或避免這些問題呢?有,那就是信息化建設!?

    筆者認為應該以加強基層信息化建設為把手,將信息化靶向目前鄉村醫療機構存在的、有礙家庭簽約服務開展問題,通過建立家庭醫生與簽約居民的服務信息平臺,開通網站、手機客戶端、微信、微博、視頻訪視等手段,方便患者在線預約、在線咨詢、健康管理、檢查檢驗結果查詢、在線支付等,增進醫患互動,密切醫患聯系。特別是建立家庭醫生與上級醫院的支持互動平臺,通過遠程會診、在線咨詢、預約轉診等,實現家庭醫生及時獲得上級專家的技術支持。通過建立家庭醫生服務管理平臺,實時監測統計家庭醫生服務的工作數量和管控服務質量,促進精細化管理,及時有效調配家庭醫生服務資源。

    這就需要在解決村醫身份、增加村醫補助及千人口比的基礎和前提下,一是給鄉衛生院及村室村醫配備必須的信息化軟硬件設備及交通用具,二是區域簽約對象聯網,并開展遠程會診,提高基層診斷正確率和治愈率,三是加大加強對鄉村醫生的信息化知識和一些設備的操作技能培養培訓,四是建議在個別偏遠地區的重要鄉鎮衛生院設立影像、檢驗、心電中心,為家庭簽約的醫療數據提供便利,六是由政府出頭加大對農民的家庭簽約宣傳力度,改善提高他們的健康意識,七是鼓勵支持醫械企業重視家庭實用型醫療信息化設備的研發生產,比如可穿戴醫療設備等。

    這無疑需要政府的財政支持與有關政策的完善,而單憑村醫難以實現達到信息化運轉條件目標,也就無法按要求、圓滿完成家庭簽約服務艱巨任務。

    其實《通知》也給地方政府提出明確要求,“尚未制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政策文件的省(區、市)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確保在2017年6月底前完成省級文件制訂工作。已經出臺省級文件的地區,要督促指導地市、縣(市、區)盡快制訂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具體實施方案,細化簽約服務相關操作措施,健全簽約服務管理規范,明確目標、責任和工作進度”。

    這關鍵就看地方基層政府的實際行動,只要重視基層的醫療信息化建設,只要衛生院及村室有現代信息化的支持與落實,基層的年度家庭簽約服務任務就一定能夠圓滿完成。

    否則,如果衛生院和村室依舊是目前的落后狀況,僅憑“老三件”和村醫的兩條腿,村醫的家庭簽約服務成效很難獲取農民的信任,“2020年全覆蓋”就更難完成。一句空話。離了信息化建設支撐,我國家庭簽約服務,難以如期完成!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