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互聯網+”智慧醫療前景美好 潛力無限

    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互聯網+”智慧醫療前景美好 潛力無限

    “未來,你想知道在網上出現的這個醫生是什么資質,他有沒有這樣的從醫資質,通過電子證照的查驗就可以一清二楚。 ”

    11月17日,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智慧醫療”分論壇發表致辭時表示,“互聯網+”智慧醫療凝聚了信息化技術與醫藥科學的新成果,正在成為創新驅動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先導力量。我國全力推進“互聯網+智慧醫療”發展,已取得積極成效。

    新型健康服務模式已現端倪

    李斌指出,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蓬勃興起,互聯網與包括醫療服務在內的相關行業緊密結合,深刻的改變著醫療服務的理念和模式,不斷創造新的業態。“互聯網+智慧醫療凝聚了信息化技術與醫藥科學的新成果,正在成為創新驅動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先導力量,呈現出美好的前景和無限的潛力。”李斌說。

    李斌強調,加強健康醫療信息化的建設,推動互聯網+智慧醫療有利于完善衛生與健康治理的模式,促進健康醫療信息資源的有機融合,為衛生與健康服務的決策、行政管理、機構運行、服務監管提供有效的手段;有利于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拓寬醫務人員的實業,提升診療質量,降低醫療成本,開展遠程醫療還可以有效發揮優質的醫療資源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有利于提高群眾的獲得感,互聯網健康咨詢、網上預約分診、診療結果的查詢、隨訪跟蹤、藥品配送、健康教育等等這些方面的應用,都可以更有效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有利于培育健康醫療的新模式,人在干,數在轉,云在算,依托互聯網、計算機的新型健康服務模式已經現出端倪,這將為衛生事業與健康產業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我國“互聯網+”醫療已在五大領域取積極成效

    李斌表示,近年來,中國政府主動順應世界健康發展新趨勢,把握重大機遇,全力推進“互聯網+智慧醫療”發展,在五大領域取得了積極成效。在公共衛生領域,中國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傳染病移情和突發衛生公共事件網絡直報系統,疫情信息從基層發現,到國家疾控中心CDC捷報,時間從5天現在縮短到4個小時,支起了快速捕獲疫情的天羅地網。

    在醫療服務領域,具體部署的三級醫院實現了院內的電子病歷共享,2000多家醫療機構開展了遠程診療、區域影象,認證標準的建立,心電的診斷、遠程病歷診斷服務都得到了廣泛應用。

    健康管理領域,所有的省都建立了人口信息健康管理系統,已經發放了一億多張居民的健康卡,發布了22項信息化的行業標準,正在努力實現居民健康信息跨機構、跨區域、跨業務的互聯互通。

    在綜合監管領域,國家和省級的藥品、招標、采購信息平臺已經全部聯通運行,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跨省結算正在加快推進。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師、護士注冊的電子證照已啟動試點,不同程度實現了區域內醫療衛生綜合監管信息共享。“未來,你想知道在網上出現的這個醫生是什么樣的資質,他有沒有這樣的從醫資質,通過電子證照的查驗就可以一清二楚。所以這些工作的試點都已經開展了。 ”李斌說。

    在健康產業領域,大力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應用發展。在兩省四市,就是江蘇、福建省,南京市、常州市、福州市、廈門市啟動了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及產業園建設的國家試點工程,探索催生更多健康的新業態、新模式。“未來醫療大數據的充分應用將為我們的精準治療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撐,也會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李斌說。

    來源:封面新聞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