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病,既麻煩又費錢,到一個醫院得辦一張就診卡,換個醫院看病所有的檢查項目又得再做一遍,報銷費用也很麻煩。現在,有了居民健康卡,這些麻煩都省了,再也不用在醫院辦就診卡了,費用也直接就報銷了,實在是太方便了。”咸陽市一位群眾說。
據悉,這位群眾所說的居民健康卡,是陜西聯通聯合咸陽市政府部門共同打造的醫療信息化應用項目的一個內容。
作為陜西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力量,陜西聯通一直把醫療信息化作為工作的重點之一,不斷探索醫療信息化的方式與路徑,以醫療信息化助力政府提升管理效率與水平,助力醫療機構提高服務水平與核心競爭力,方便群眾求醫問藥,減輕群眾經濟負擔,取得了明顯成效。
發揮云網一體優勢 促進便民惠民利民
醫療服務信息化是國際發展趨勢,也是我國醫療改革的重要內容和必由之路。陜西省衛計委將新農合信息化建設作為2大核心基礎醫療信息化建設之一,進行區域醫療信息化系統、電子病歷系統及居民健康檔案系統的建設工作。
適應這一趨勢與需求,陜西聯通從打造“數字化醫院”,建立智能化醫療呼叫中心、開展遠程醫療服務,到開發制藥企業在線監管平臺項目,再到建立醫療信息化基地,實現醫療產業互聯網規模突破,一直引領著陜西醫療信息化的發展。
2015年,陜西聯通在與咸陽市政府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結合群眾實際需求和政府工作需要,以智慧醫療為切入點,推動醫療信息惠民,加強合療資金監管。
“我們通過提供通信網絡、搭建信息平臺等,發揮聯通云、網一體化的優勢,降低運營成本,實現了參加合療群眾一人一張電子病歷,群眾在一家醫院做的檢查結果實現信息共享,在其他醫院就診時不用重復檢查,實現直接在線結算一臺清,群眾就診時直接就報銷了相關費用,為將來的精確醫療、遠程醫療奠定了基礎。”陜西聯通有關人士表示。
據咸陽市信息辦有關人士介紹,智慧醫療和一卡通建設以來,群眾看病和報銷醫藥費方便了,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充分互動。“健康云”充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目前在咸陽已覆蓋市、縣、鎮、村四級醫療機構3767個。“惠民一卡通”不僅以居民健康卡為核心,記錄了市民電子病歷、健康檔案等信息,還進一步集成了金融IC卡、身份識別等多項居民個人社會和公共服務功能,得到了群眾的歡迎,現已發卡380萬張。
據悉,咸陽市還對市域內各級醫療衛生、衛生監督、疾病預防、藥品監管和衛生行政管理等機構的相關信息平臺進行了系統優化、改造和整合,在市域范圍內實現了衛生計生一網覆蓋、居民健康一卡通用、健康信息資源共享融合。
2015年11月17日,國家衛計委在咸陽召開國家居民健康卡建設專題研討會,對咸陽以醫療信息化平臺為核心、以居民健康卡落地醫療服務的模式予以高度評價。
提供優良服務 實現三方共贏
“由于擔心普通醫院診療水平不高,以前我們生病經常需要往延安大學附屬醫院跑,雖然麻煩點,但是覺得放心,醫生水平高,醫療設備先進。現在,有了遠程會診,我們在家門口的醫院就能享受到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專家的診療服務,再也不用折騰了。”延安市民高先生說。
延安大學附屬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急救為一體的陜北區域的三級醫院,承擔著延安和周邊地區500多萬人口的醫療保健工作。
為了給最廣大的患者提供更為優良的醫療衛生服務,陜西聯通作為建設方,協助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建立了集團遠程會診、臨床病理、醫學檢驗、醫學影像等業務指導中心,與四家縣級醫院建立了影像遠程會診網絡系統,將來會擴展到13家縣級醫院。
有關業內人士表示,陜西聯通醫療信息化項目意義重大,達到了三方共贏。
對于政府部門來說,實現了醫療精細化管理,形成便捷、互信的醫療健康服務流程。同時推進醫療機構的醫療專網建設,破解醫療體制改革難題,實現全市范圍內各聯網機構信息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醫療協同和智慧決策。
對于醫療機構來說,通過快捷完善的數字化信息系統信使醫護工作實現“無紙化、智能化、高效化”。不僅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而且提升了診療速度,還讓診療更加精準。此外整合的智慧醫療體系除去了醫療服務當中各種重復環節,在降低了醫院運營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了運營效率和監管效率。
對于群眾來說,智慧醫療的核心就是“以患者為中心”,給予患者以全面、專業、個性化的醫療體驗,可有效促進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
項目廣泛開花落地 實現信息四級互通
陜西聯通醫療信息化項目吸引了省內外社會各界人士前來參觀和考察,該項目不僅在陜西得到有效落地,一些省外地區也進行了積極的引入。
在寧夏中衛市,陜西聯通依照寧夏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總體框架,確立了該市智慧醫療衛生云平臺框架為“12524”,即:以“全域中衛”為理念,構建市級醫療衛生信息平臺;建設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基礎數據庫;創新管理和服務手段,抓好數據共享、全域聯網、醫療協同、醫療監管等重點,構建區域醫療協同平臺、影像云平臺、區域衛生決策預警平臺、陽光醫藥監管平臺及公共健康服務平臺等五大類應用;實現支撐精細化管理和提升服務水平兩個目標,形成便捷、互信的醫療健康服務流程,提升便民服務水平,改善群眾就醫感受;實現市、縣、鄉(鎮)、村的信息四級互通。
據悉,陜西聯通醫療信息化可以整合區域內部所有醫療機構的數據,如病歷信息、檢驗信息、檢查信息、醫囑等相關病人診療信息,實現區域內醫療機構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并建立雙向轉診、遠程會診等。依靠大數據等技術對病歷信息、檢驗信息、檢查信息、醫囑信息等進行分析,可對大處方、過度醫療、套保等進行立體化監管。
有了陜西聯通與政府部門共建的醫療信息平臺,基層衛生部門和醫療機構不用再建相關的平臺,直接應用就可以,節約了大量資金,促進了醫療信息化在基層的落地。
打造醫療信息化基地 提供核心應用產品
陜西地處西部,醫療衛生信息化發展相對落后,一些基層醫療機構在信息化方面缺設備、無思路,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還存在。
對此,陜西聯通進一步貫徹“互聯網 ”戰略,充分發揮人才優勢和創新積極性,整合內外部資源,實施專業化運營,聚焦醫療等行業,成立了醫療信息化基地。
中國聯通區域醫療信息化基地(陜西)實施“一點接入、服務全網”的集中運營。通過基地聚集了一批優秀的人才,掌握業內領先的核心技術,提升解決方案的設計能力和自主開發能力。通過基地整合優質社會資源,提升項目的實施能力。通過統一業務規劃和平臺建設,為各級公司提供全國統一的產品運營和服務支撐,迅速建立特定領域和目標市場的競爭優勢。
基地定位為中國聯通醫療信息化核心應用產品提供者及大數據服務提供者,打造“解決方案支撐、項目實施支撐、平臺運營支撐、關鍵技術支撐”四大能力。
其中,核心應用產品包括區域醫療衛生云平臺、醫療影像云平臺、遠程醫療平臺,中國聯通區域醫療信息化基地(陜西)提供這些應用產品的解決方案,以及設計、建設、維護的端到端服務。基于這些平臺的核心數據,在符合政策要求和數據處理要求的基礎上,開放為全國聯通相關應用提供數據服務。
基地以各省、市公司為觸角,快速為客戶提出解決方案、平臺集成、應用服務。基地重點著眼三四線城市醫療信息化發展需求,發展區域型醫療衛生市場、區域內大型醫院和醫聯體的醫療影像市場、跨區域的遠程醫療市場。逐步滲透醫療核心領域,帶動各地基礎和云計算大數據業務。
陜西聯通有關人士表示,將通過基地整合內外部資源,快速形成在目標領域的信息化應用產品能力和項目集成能力,有效帶動基礎通信業務發展,成為特定目標領域的信息化應用知名提供商,成為地方政府“互聯網 ”整體落地的首選服務提供商。
來源:陜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