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青島成為第一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城市

    青島成為第一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城市

    10月31日,在青島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上,市人大聽取了市政府關于青島社會辦醫情況的報告。記者了解到,從今年1月到9月情況看,全市新增社會辦醫療機構393個,增加床位1700張。在青島社會辦醫療機構中,擁有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2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1個,市級臨床重點學科1個,市級專病專技特色門診4個。

    發展前九月新增社會辦醫近400個

    鼓勵社會力量辦醫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內容,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社會力量辦醫已經成為青島醫療衛生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4月,《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社會辦醫和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進一步加快全市社會辦醫的步伐。

    市衛生計生委主任楊錫祥介紹稱,截至去年年底,青島全市社會辦醫療機構3134個(含村衛生室),占醫療衛生機構總數的39.94% 。醫療床位8586張,從業人員16637人。其中,在市衛生計生委(市中醫藥管理局)設置登記的醫療機構77個,涉及綜合、婦產、骨科、檢驗、心理、美容、康復、口腔、眼科、心血管病、中醫等20多個專業(專科)領域。從今年1月到9月情況看,全市新增社會辦醫療機構393個,增加床位1700張。其中,市衛生計生委新增設置11個,投資總額7.7億元,基本形成“大專科、小綜合”的社會辦醫格局。

    截至目前,在青島社會辦醫療機構中,擁有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2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1個,市級臨床重點學科1個,市級專病專技特色門診4個,市級優秀學科帶頭人1名;擁有青島開泰耳鼻喉頭頸外科醫院、青島和睦家醫院、青島洪強骨科醫院、青島思達心血管病醫院、青島古鎮中醫醫院等一批特色鮮明、發展健康的社會辦醫標桿。

    特色醫養結合模式成全國試點

    給社會力量舉辦醫療機構預留出足夠的發展空間和服務領域,楊錫祥介紹,“十三五”期間,青島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張床位的標準。社會辦醫療機構可以提供基本醫療服務,與公立醫院形成有序競爭;可以提供高端服務,滿足非基本醫療需求;可以提供康復、老年護理等緊缺服務,與公立醫院形成補充。

    在調整和新增醫療衛生資源時,統籌考慮由符合準入標準的社會力量舉辦,優先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鼓勵政府購買社會辦醫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引導社會辦醫向高水平、規模化方向發展;個體診所等其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設置,不受規劃布局限制,實行市場調節。到2020年,全市新增社會辦醫院床位7000張,社會辦醫院床位總量達到1.5萬張,逐步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元化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同時為適應青島人口老齡化發展態勢和疾病譜的改變,按照“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多方參與、統籌規劃”的總體思路,積極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醫養結合”型醫療機構,引導社會辦醫療機構提供“醫養結合”服務,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導、部門聯動、融合發展、全面覆蓋”的醫養結合服務格局,形成“醫中有養、醫聯結合、養中有醫、養醫簽約、兩院一體、居家巡診”等六種醫養結合服務模式,被國家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城市,青島福山康復醫院、青島圣德腦血管病醫院等社會辦“醫養結合”型醫療機構享譽全國。截至目前,全市社會辦醫養結合型醫療機構71家(市級登記14家),與養老機構簽約提供服務的62家,1000多家社會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居家巡診服務,成為打造全市醫、養、康 、護有效銜接服務新格局的重要力量。

    制約社會辦醫療機構缺專科特色

    記者了解到,社會辦醫也面臨桎梏。楊錫祥介紹,醫學人才是醫療行業的核心與關鍵,現行的人事管理、社會保險等體制機制,導致了社會辦醫人才引進難,人才留住更難,現有的衛生技術人員在年齡、職稱等方面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型”的不合理人才結構現象,知識陳舊,經驗缺乏,必然削弱社會辦醫的核心競爭力,嚴重制約社會辦醫的可持續發展。

    他介紹,社會辦醫療機構數量雖然較多,但與公立醫療機構相比,醫護人員、病床數、住院服務量占比均偏小,主要集中在婦產、醫療美容等技術含量相對較低或營利空間相對較大的領域,服務能力與水平整體較弱。據市人大科教文衛委員會調查,社會辦醫療機構專科特色也不突出,缺乏核心競爭力。從機構類別看,營利性多,非營利性少,在市衛生計生委登記的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占比8%,與發達國家出于慈善目的,主要舉辦非營利性醫院的狀況截然不同。從投資主體看,“小資本”多,“大資本”少,在全市社會辦醫療機構中,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僅占3%。從業務發展看,強調做大做強的多,追求做精做細的少,部分社會辦醫療機構過多地關注自身經濟效益,盲目增加床位,多收病人,而對于如何做精做細,做出特色,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追求不夠。

    另外,社會辦醫融資成本較大,為盡快回籠所投入的資金,個別醫療機構通過夸大宣傳、過度醫療等等急功近利經營模式,嚴重損害了社會辦醫的整體形象和行業信譽,人民群眾對社會辦醫接受度和認可度不高。

    改進建議出臺社會辦醫機構管理規章

    青島正著力打造“健康青島”,楊錫祥說,島城下一步將全面調動全社會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醫療、養老、全民健身、健康服務等建設和運營,加快培育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的新型健康產業,促進社會辦醫與養老、旅游、互聯網、體育跨界融合,鼓勵創新發展和開展標準化建設,做大、做強、做精一批社會辦醫機構。

    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對青島社會辦醫情況進行調研,對于“健康青島”社會辦醫提出了建議,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努力消除社會辦醫的政策障礙,把鼓勵社會辦醫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相關部門應該加強社會辦醫機構的監督,引導鼓勵社會辦醫機構通過提高服務質量,提高服務增量,依法嚴厲打擊非法行醫活動和醫療欺詐行為 。建議出臺社會辦醫機構管理的政府規章或地方性法規,完善社會辦醫管理的法律依據。

    對于人才隊伍的建設,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建議,一方面鼓勵社會辦醫機構加大對人才的資金投入,通過待遇、事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另一方面政府相關部門要為社會辦醫機構醫務人員提供公平的政策待遇,在社會保障、人事關系轉移接續、學術地位、職稱評定 、專業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以及落戶、住房、子女入學入托等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享受同等待遇。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