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多點執業有了新平臺,患者看病也有了線上線下的新“去處”。南方日報記者21日獲悉,廣東首個以單病種為主的移動醫療醫生團隊平臺正式上線,多家國內知名醫療團隊簽約入駐。該平臺也同時向海外名醫開放,北美中華心臟學會等海外醫生團隊已同步進駐。值得一提的是,平臺為醫生開具的每張處方投保,保障醫生和患者權利及服務安全。
平臺向國內外名醫開放
首批批入駐平臺的國內外知名醫療專家,包括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陳彪,美國德雷克塞爾大學醫學院和圣克里斯托弗兒童醫院兒科教授、胎兒心臟病學主任葛舒平,中山大學專家,全國泌尿內鏡與微創專業委員會主席高新,廣東省美容屆“大咖”、廣東省醫學分會組委羅盛康以及廣東省風濕免疫專業委員會組委李天旺等不同專科領域的團隊。
廣東省網絡醫院院長周其如介紹,目前網絡醫院日診4000多患者,其中不少對名醫有需求。“未來,患者在平臺上可找到從基層醫生到業內權威,甚至國際權威。平臺尤其是側重于疑難雜癥以及重癥病人。”
通過客戶端可預約床位
如何操做平臺?據介紹,用戶只要下載“贏醫通”APP(安卓已上線,蘋果手機在3天后上線)即可進行預約掛號、分診咨詢、遠程門診、線上付費、檢查預約、住院床位預約、慢病隨訪等醫事服務,使患者和醫院快速交互,實現醫療與藥店,患者的“線上+線下”有機結合。
“如果需要進一步檢查,未來平臺還可幫患者預約就近合作機構。在預約床位時,用戶需要付一定金額保證金,就診后即可退回。”周其如說。
至于問診時間,周其如表示,用戶可在平臺上專家及其團隊協商;如需要進一步住院治療,專家可將其引流到他們所在醫院。
大家普遍關心診金的問題,周其如表示,該平臺是市場化平臺,診金由市場決定。
為處方買保險
日前,廣東正式實施《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廣東省中醫藥局關于醫師多點執業的管理辦法》,明確提出建立醫師全省區域注冊制度,意味著醫生在一個執業點注冊,即可在全省執業。不僅如此,醫療機構可設置全職和兼職崗位,建立更靈活的用人制度,讓醫生真正“自由起來”。
不過有醫生感到困惑,在執業點行醫遇到醫療風險如何處理。周其如介紹,平臺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為“醫生團隊”醫療行為上保險。“平臺與商業保險機構合作,為醫生開具的每張處方投保。保障醫生和患者權利及服務安全。至于費用,平臺負擔大部分,患者負擔一小部分,共擔分享。從負擔比重來看,舉個例子,就是平臺負擔九毛九,患者負擔一分錢的樣子。”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