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秒鐘就能掃描乳腺癌癥狀、戴上VR眼鏡開展3D手術教學……雙創活動周的醫療“雙創”綻放異彩,“醫療+機器人”、“醫療+VR”等前沿尖端的研究成果讓人看到未來的健康之光:醫療機器人幫助人類康復,VR為醫療診治帶來新變革,創客群體進軍“智慧養老”,智能醫療類展位人氣高漲,各方體驗者大排長龍,熱鬧中透射出行業發展的誘人前景。
參與雙創周的多位專家認為,移動互聯+人工智能將是“雙創”最活躍的突破口之一,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預測,到2020年全國醫療健康產業總規模將超過8萬億元,智能醫療料將迎來爆發期,成為雙創大潮新“風口”。
醫療機器人成創新藍海
雙創周上的一幕讓人印象深刻:面對一位腿部肌肉萎縮的小伙子,康復機器人幫他固定雙腿給予行走輔助,他站了起來并且行走泰然。現場參觀者驚嘆連連,不少人投以希冀的目光,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這款雙足型下肢外骨骼康復機器,可以幫助患者實現自然真實的行走,支撐并帶動下肢運動功能障礙者進行康復訓練,還能快速調整關節尺寸,以適應不同病程、不同病種的步態訓練,可供多人康復重復使用。
雙創周上的醫療類機器人及創新概念展示,正為人們推開全新的健康大門:藥丸機器人提高手術精準性,檢測機器人幫助醫生更快速準確診治,理療機器人推動術后康復效率提高……
機器人已成為智能醫療的新浪潮,第三方咨詢機構中投顧問數據顯示,至2020年醫療機器人規模有望達到114億美元。
參與雙創周的多位業界人士認為,從全球范圍來看,服務機器人已佇立風口,市場需求即將迎來歷史性突破;專業級領域,醫療機器人的市場需求最為旺盛,預計專業級、個人家庭級的服務型機器人到2019年將各占半壁江山。
VR為醫療診治帶來新變革
VR技術的注入正為醫療診治帶來新變革,這一趨勢在雙創周上顯露無遺。在一處VR技術綜合醫學影像平臺展位,左邊的電視大屏幕直播心臟手術的進行情況,右邊戴著VR眼鏡的體驗者驚呼連連。這項VR技術為3D醫療教學系統提供內容制作方案,實習醫生可通過直播與專家面對面交流,進行手術的觀摩學習乃至擬真操作。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應用這項醫療VR技術后,顯著節約優化了醫療資源的使用。
無獨有偶。雙創周展出的另一項醫療VR技術也令人腦洞大開:只要戴上VR特制眼鏡,就可以通過手持設備對三維人體進行真實性很強的練習操作。據工作人員介紹,相關技術已在廣州一些醫院得到應用。
斯坦福大學行為神經學科學家Walter Greenleaf認為,VR會給醫療領域帶來極大改變,應用非常廣泛,中國已成為VR技術的研發熱土,甚至有望成為VR技術的“世界中心”。在雙創周上,VR技術已延伸到心理治療、生理治療、醫療直播等醫療各細分領域,不少投資機構與展示企業洽談甚歡。
智慧養老成創客新“舞臺”
雙創周上,深圳創客們紛紛試水“智慧養老”這一新舞臺。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智能看護機器人、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智能保健鞋都引來大量專業人士詢問了解。此外,現場展出的智能臥床護理儀、居家康復平臺上門服務等軟硬件創新,均是探索運用最新科技和人工智能,為老年人保健送去智慧服務。
全球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中青年人口增速下降趨勢明顯,這為養老服務、家居服務的智能化打開市場空間,“智慧養老”正成為智能醫療的一大分支。
蘋果的觸角也伸向智能醫療相關領域,其CEO庫克透露,蘋果將在醫療領域加力布局。目前上線的89款APP產品服務涵蓋七大醫療領域,包括運行手術模擬訓練、用藥劑量、電子病歷、運動健身追蹤等,主要用戶群體為醫生、護士、醫學生以及其他醫療相關專業人士、患者等。
全國老齡委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養老服務市場消費需求在3萬億元以上,養老服務業涵蓋老年人生活照料、醫療服務、健身康樂等多個領域,加上國家政策全面放開,這一產業正迎來“風口”。
專家指出,智能醫療在雙創活動周主會場這個大舞臺上綻放光彩,發出加速升級的積極信號。這對大眾意味著普通人將獲得更智慧、更便捷的醫療服務;對于行業來說則有望推動產學研協作,吸引各方力量關注支持,從而起到催化劑與加速器的作用。
來源: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