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業界 > IBM攜手智慧醫療龍頭東華軟件 打通“精準醫療”最后一公里

    IBM攜手智慧醫療龍頭東華軟件 打通“精準醫療”最后一公里

    國慶結束,資本市場精準醫療領域迎來一股清流。10月9日晚間,東華軟件(20.75 +0.73%,買入)(002065)發布公告,與IBM簽署《軟件許可和聯合開發協議》,雙方將建立聯合團隊,共同開展針對精準醫學的醫學數據分析與轉化方面聯合開發。

    利用IBM將授予東華軟件的近年來在精準醫療研究方面的技術成果與知識產權,以及東華軟件在數字化醫療應用系統的強大開發能力,IBM和東華軟件將展開為期三年的有關精準醫療新技術的聯合研發,共同打造一個精準醫療科研分析平臺。這意味著,雙方發揮各自優勢,將醫學科研成果向臨床應用轉化進行突破,為將來疾病認知、智能醫療、精準醫療的實現奠定堅實技術基礎。同時,通過此次與IBM的合作,東華軟件在精準醫療大數據處理方面的技術能力將得到巨大提升,為日后研發自主版權的“沃森”系統做好技術儲備。

    當2015年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演講中宣布了精準醫療計劃后,“精準醫療”成為覆蓋全球的熱門話題,并引得醫藥健康產業市場風起云涌,國內外的醫藥巨頭紛紛搶灘精準醫療。有研究報告稱,2015年全球精準醫療市場規模近600億美元,今后5年,年增速預計為15%,是醫藥行業整體增速的3至4倍。今年3月,科技部召開國家首次精準醫學戰略專家會議,提出了中國精準醫療計劃。會議指出,到2030年前,我國將在精準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支出200億元,企業和地方財政配套400億元。

    精準醫療核心信息是“精準”和“醫療”兩個層面,而大數據分析工具和技術、醫療信息應用系統等科技手段是確保“精準”實現的前提。可以預見,基于大數據、認知計算等技術的精準醫療的實現、個人基因測序的普及正給全球健康和醫療產業帶來巨大變革。

    發揮優勢突破瓶頸 搶灘精準醫療數據應用藍海市場

    雖然精準醫療的前景形勢一片大好,但實現的過程卻極其復雜。精準醫療中怎樣準確采集和整合大樣本信息,如何對其進行簡便高效的認知計算是關鍵核心高技術,也是技術難題。除此之外,患者疾病數據相似分型分析是開展精準醫療的另一個難題。因此,精準醫療大數據的復雜度遠高于傳統互聯網大數據。

    當前國內各醫療機構紛紛布局精準醫療,但各個醫療機構內的臨床數據還存在貌合神不合的數據孤島現象,以臨床數據為中心的全流程和完整電子病歷的構建還存在很多困難,從而形成不了充足和有效以及全流程和完整的數據樣本,這些都阻礙著精準醫療集成化、規范化地發展。

    本次合作中,有“藍色巨人”之稱的IBM是目前精準醫療領域大數據處理方面當之無愧的翹楚。IBM集Watson Health的優勢,與國內頂級醫療專家合作,將大數據處理技術應用于臨床科研,運用認知計算、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等新技術,形成了獨有的應用于醫學大數據處理和分析方面的技術成果,使醫學數據的分析處理更加有效,臨床研究的結果更加準確。

    東華軟件作為國內智慧醫療的龍頭企業,在數字化醫院整體解決方案、全流程電子病歷等醫療IT領域,有著豐富的研發、交付的經驗。目前,東華軟件數字化醫院解決方案iMediCAl,在為全國500多家醫療機構的核心業務提供著軟件系統支撐,其中包括300多家三甲醫院的核心業務,以及以北京協和醫院、華西醫院、湘雅醫院、中國醫大一院為代表的全國四分之一百強醫院的核心業務。近期,東華軟件又相繼推出基于數據驅動業務的新一代數字化醫院系統iMedical8.0P、覆蓋全診療流程的病種過程質量監測與評價系統、基于DRGS的醫療績效監測與分析系統、基于DRGs的住院醫保費用監測與分析系統等以數據中心為基礎的高端產品,從用戶體驗、臨床數據全方位全流程采集、醫療質量全面管控、數據高效利用等維度,為醫療機構提供高效實用的軟件工具。東華軟件全資公司健康樂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定位互聯網醫療,其APP品牌“健康樂”,聚焦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兩個方向,發力搭建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東華軟件可謂具備了國內領先的醫療數據采集、分析、利用和管理的強大技術實力。

    具有先進的醫療大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的IBM和擁有大量高端電子病歷系統用戶以及相應軟件產品的東華軟件的強強聯手,形成優勢互補的精準醫療研發聯合體,彌補各自在精準醫療方面的不足,共同研發基于大數據的精準醫療技術。通過本次合作,東華軟件將加快數字化醫療產品iMedical的換代升級步伐以及基于大數據的精準醫療產品的推出。

    醫療信息系統由業務驅動向數據驅動轉型升級(愛基,凈值,資訊) 東華軟件打開估值邊界

    根據合作協議,IBM授予東華軟件的技術成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精準醫療科研分析平臺,幫助醫學專家和數據分析專家順利完成基于大數據的醫學數據處理和面向精準醫療的臨床科研;疾病風險預測模型的流程與方法,提供機器學習等高級算法,開發基于大數據的相關疾病風險預測模型;患者分群流程方法,基于個體患者間的臨床相似性,將患者劃分為不同的子群,作為個體化精準治療的基礎。

    以上述技術成果為基礎,東華軟件將運用其豐富的臨床應用系統解決方案經驗以及強大的電子病歷數據庫進行進一步應用開發,盡快將上述知識產權轉化為應用產品,形成功能更強大的精準醫療大數據軟件系統。同時也將加快東華軟件的醫療信息系統由業務驅動型向數據驅動型轉型升級的步伐,而產品的更新換代必然帶來存量市場和增量市場的同時擴大。

    智慧醫療誕生于IBM2009年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根據IBM提供的數據,上海市衛生信息系統,每天生產1000萬條數據、已建立起3000萬電子健康檔案、每天調閱10000萬次,信息總量已達20億條。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醫療行業的信息化也迎來自己的“大數據時代”,市場空間巨大。東華軟件深耕智慧醫療多年,顯然已經站在了行業風口上。

    對此,本次合作的技術協調人、東華軟件醫衛部高級副總經理蘇明亮介紹,“經過東華軟件與IBM在精準醫療方面的聯合研發,研究成果包括產品和服務,未來將打開眾多醫院和研究機構的合作渠道,改變現有的臨床研究模式,形成新的市場增量。同時,雙方的研究成果也能夠運用于東華軟件現有的醫療系統和東華健康樂等產品中,升級為新一代基于數據驅動的醫療信息系統,產品的智能化水平將得到進一步提高,附加值也會隨之提升”。不難理解,隨著附加值的提升,將進一步增強公司毛利水平,提升盈利能力。

    以本次合作為起點,IBM與東華軟件之間建立長期合作伙伴關系,在雙方構建的可重用分析平臺上,以腫瘤相關疾病領域下的三個病種為起點,該平臺還將支持其他病種的相關分析工作。據了解,第一年,雙方針對腫瘤相關疾病領域下的三個病種,將在風險預測模型的建立和相似患者分群的流程方法兩個方面開展聯合研究及開發。未來,在第一年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雙方將在慢病管理等其他疾病領域展開更加深入的合作。這也就意味著預期一年后將有階段性成果產生,而慢病管理在我國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可以預見未來東華軟件市場空間面臨新的估值邊界。

    本次合作也引發了諸多業內人士的猜測,2016年8月12日,時下熱門的沃森健康(IBM Watson Health)通過Watson for Oncology(Watson腫瘤解決方案)這一契機進入中國時,曾公開表示,期望通過與政府部門、醫療機構、商業機構和學術團隊合作,推動認知醫療在中國的發展。東華軟件與IBM的本次合作是否只是一個開端?未來是否能夠站上沃森健康的肩膀,開展更多合作商機?一時間熱議云云。但可以肯定的是,本次雙方的合作將推動中國的精準醫療發展前進一大步,而東華軟件也將進一步夯實其中國智慧醫療龍頭企業的地位。這一合作被市場認為是有效的結合,對雙方未來聯合開發的醫療應用產品極為看好。

    來源:中國網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