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安徽出臺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 將建設全省統一的互聯網健康云平臺

    安徽出臺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 將建設全省統一的互聯網健康云平臺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安徽省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16-2020年)》,接下來5年,全省居民都將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可以跨區域查詢,基層醫療機構也能實現遠程看病。

    “全面二孩”后全省每年平均有19萬人出生

    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6143.6萬人,城鎮化率50.5%。居民健康狀況顯著改善。2015年,全省居民人均期望壽命為76.4歲,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等均低于全國水平。

    2015年,全省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4853個,其中醫院1018所。衛生人員377387名,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80768名。平均住院日同步縮小為8.6天。

    全國第五次全國衛生服務調查顯示,全省居民兩周患病率為22.8%(城市24.0%,農村21.5%),高血壓、糖尿病、椎間盤疾病已經成為威脅城鄉居民健康三種主要的疾病。慢性病呈逐年上升態勢,龐大的衛生服務需求進一步凸顯資源總量的不足。此外,還存在資源配置不均衡、學科建設薄弱、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

    “十三五”期間,安徽老齡化水平超過30%以上、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將達到35%;“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全省平均每年新增出生人口19萬左右。

    省辦醫院床位規模不再增加,部分床位將轉型

    我省還將實行公立醫院床位規模分級備案和公示制度,對超出規模標準的公立醫院逐步壓縮床位,調整床位功能結構逐步向醫養結合、康復、教研、住院醫師規范培訓等轉變。對醫院年病床使用率低于一定水平的,原則上不允許擴大床位規模。

    省辦綜合性醫院床位規模在本規劃期內原則上不予增加,單體(單個執業點)床位規模一般控制在1000張左右,原則上不超過1500張。對超過單個執業地點控制規模的床位,逐步壓縮,向康復、特病專科、醫養結合示范、教研、住院醫師規范培訓等方向轉型。

    將建設全省統一的互聯網“健康云”服務平臺

    對老百姓就醫來說,最煩的就是每到一個醫院都要掛號,檢查結果還不能互通。對此,我省到2020年,將實現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數據庫基本覆蓋全省人口,并動態更新信息;建設全省統一的互聯網“健康云”服務平臺。

    同時積極推廣居民健康卡,實現就醫“一卡通”;逐步建立跨行業健康大數據共享交換體系,實現“記錄一生、服務一生、管理一生”的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精細化人口健康服務。支持預約掛號、雙向轉診、健康咨詢等服務,實現電子病歷與電子健康檔案信息實時更新,滿足居民查詢個人健康檔案需求。

    屆時,每個人一張健康卡,持卡就可以看病,醫生即可了解以前的就診記錄,用這張卡還能夠實現醫保結算等功能。

    基層醫院也能網上看病省時省力

    網上看病,可以省時省力,對一些不方便移動的患者來說很省心。我省將整合現行以各省級醫院為主體的遠程會診系統,建設完成以政府為主導的標準統一、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安全實用的遠程會診平臺,為人民群眾提供遠程影像診斷、遠程心電診斷、遠程病理診斷、遠程教育等遠程醫學服務。

    這樣可以實現群眾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通過網絡即可享受高端優質資源的醫療衛生服務,進一步緩解“看病難、看病貴”。

    我省將全面實施“互聯網+健康醫療”益民服務,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建設一批區域臨床醫學健康數據示范中心,推動遠程會診、遠程診斷(影像、病理、心電)、預約診療、雙向轉診等惠民服務。

    接下來五年,我省將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釋放改革紅利。重點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推進醫藥分開,實行分級診療,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同時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推進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同等待遇。加快發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商業健康保險,建立完善以基本醫保為主體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建立更加合理的醫保付費機制。加強醫療衛生全行業監管。

    來源:江淮晨報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