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廣東省政府官方網站正式公布《廣東省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實施方案》,根據該方案,到2020年,廣東省醫藥產業產值擬達4000億元,高出早先廣東省提出的醫藥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目標。
《方案》提出,到2020年,廣東全省醫藥產業產值達到4000億元,年均增速達到12%;醫藥流通行業銷售收入達到5000億元,年均增速達到15%。而今年初公布的《廣東省醫藥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指出,預計到2020年,廣東醫藥工業產值達到3500億元,藥品流通銷售5000億元。
此外,廣東還提出,到2020年,年銷售收入超1000億元的醫藥企業1家,超500億元的醫藥企業2家,超100億元的醫藥企業10家,形成以大企業集團為主導,大、中、小型企業分工協作、相互配套、協調發展的醫藥產業格局。與此同時,大型、中型醫藥企業研發投入占年銷售額比重分別達到10%以上、7%以上,爭取研制成功10個以上新藥,3-5個原創性新藥,新藥單產品銷售超100億元的1個,超50億元的3個,超10億元的20個,超1億元的50個,主要產品和領域國內領先。形成以廣州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深圳國家生物技術和醫藥產業基地等為核心的珠三角醫藥產業集群和嶺南道地中藥材原料產業集群。
《方案》表示,鼓勵和支持大型醫藥企業通過收購、兼并、托管、參股、控股和聯合等方式,整合行業資源,做大企業規模,提高整體競爭力。支持醫藥流通骨干企業通過整合再造,向產業鏈縱深發展,提高流通效率和水平。
根據《方案》,廣東將緊密銜接醫改,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在醫療健康服務業領域,凡是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入的,都要向社會資本開放。依法清理、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審批事項,規范、公開醫療機構審批程序。鼓勵有資質的個人依法開辦個體診所,加快推進醫師多點執業。以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分級診療為突破口,加快建立符合廣東實際的分級診療制度。
此外,在培育新興業態、推動產業智能化發展上,《方案》提到,在醫藥領域開展智能工廠培育試點,深化信息技術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流通、經營管理等各環節的全方位應用,推進醫藥生產過程智能化。加強以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為支撐的移動醫療終端及遠程、智能醫療系統的研發與應用,重點開發可穿戴設備、醫用機器人、遠程醫療等移動醫療產品和智能醫療器械。加快建成互聯互通的省、市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推動跨部門健康醫療數據資源共享共用,實施“互聯網+健康醫療”工程,推進網絡醫院試點建設。積極推進遠程醫療建設,到2020年建成覆蓋全部縣級以上公立醫院的遠程醫療服務系統。開展健康云服務行動計劃,積極應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可穿戴設備等新技術,推動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務和智慧醫療服務。
來源:中國證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