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杭州7月30日電(記者韋慧、張遙)基于智能終端的智慧健康服務開始將不同產業打通,實現跨界合作。29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與支付寶聯合宣布,該院在支付寶錢包的服務窗正式上線,雙方將共同推進“未來醫院”計劃。至此,國內已有5家醫院加入這一計劃。不僅是阿里,百度、谷歌、三星等也在布局智慧醫療。智慧醫療能給公眾帶來什么?還有哪些坎要邁?
動動手指就能居家候診
根據這一計劃,患者到邵逸夫醫院看病時,無需在醫院大廳多次排隊,在手機上即可完成各就診環節。該院也成為浙江第一家聯合支付寶共同推進“未來醫院”、搭建移動醫療服務平臺的醫療機構。
記者在演示現場看到,用戶在支付寶錢包的“服務窗”中搜索添加和關注“浙大邵逸夫醫院”,并綁定邵逸夫醫院的診療卡號之后,就可以進行相關操作。
掛號時,用戶可以選擇日期,支持“當天”“預約”兩種方式和所有的科室與醫生。用戶在支付寶錢包會收到一條繳費提醒,點擊即可支付掛號費。完成掛號之后,在“醫院信息”中進行排隊查詢,即可查看每個科室目前正在就診的號數。此時可選擇居家候診,待排到自己的號時,再去醫院,省卻排隊環節。
據介紹,就診過程中,如果涉及檢查費用,用戶在支付寶錢包也會收到一條繳費提醒,同樣點擊一下,即可完成支付,不需多次在繳費窗口排隊。當檢驗或診斷報告出來之后,支付寶錢包也會給用戶推送消息,或者直接在手機上查看報告,不再需要去排隊打印。問診之后,醫生開具處方,患者通過支付寶錢包支付藥費,可直接到藥房窗口取藥。
移動智慧醫療難在打通醫保
據了解,目前該平臺只支持自費,暫不支持醫保結算,因此有業內人士指出,要惠及大部分老百姓還很難。
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籌)O2O事業部總經理王麗娟說,支付寶和醫院完全打通,難點還在醫保。“以前每個就診環節都要插醫保卡,現在我們的流程只需最后拿藥的環節去插一次醫保卡,這只是部分優化。醫保和平臺完全打通,需要國家政策的允許,我希望3年之內有試點出來”。
移動智能健康產業需“頂層許可”支持
當下,智能健康產業快速崛起,互聯網巨頭公司、資本巨頭、各種IT公司都在嘗試,推出的移動健康產品形式多樣。
百度推出了Dulife智能醫療服務平臺,利用大數據系統分析提供定制健康解決方案;據報道,在谷歌推出的Android健康平臺之前,三星和蘋果已在健康數據追蹤及其解決方案領域進行嘗試;蘋果、摩托羅拉、三星等公司相繼推出了智能手表、手環等可穿戴設備。
邵逸夫醫院黨委副書記劉利民說,移動智能健康產業的發展很多時候跟政府相關,這個產業要發展就需要政府今后有更多的政策給予支持,包括一些公開的信息。他認為,制約產業發展最大的問題是安全,“因為這些信息有可能會變成公共的,如果安全問題解決了,那么其他問題就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