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借力中醫藥優勢 發展“醫養結合”體系

    借力中醫藥優勢 發展“醫養結合”體系

    借力中醫藥優勢 發展“醫養結合”體系-智醫療網

    2016年3月13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院長王階做客新華網兩會訪談直播間。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百姓的醫療和養老服務需求也日益凸顯。今年兩會,“醫養結合”便成為聚焦的熱點。3月13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院長王階做客新華網兩會訪談直播間時表示,老年人的養老除了養護以外,更多的是醫療,中醫藥在“醫養結合”方面可以發揮更多更大的作用。

    推進“醫養結合”仍存在四方面難題

    近年來,國家在推進“醫養結合”方面出臺了多個政策,但仍然面臨著多重困難。王階表示,第一,“醫養結合”管理及監督評估體系不夠健全。“醫養結合”作為一種創新的養老服務模式,各項服務資源融合不夠,服務之間缺乏有效銜接,服務模式、管理體系及監督機制尚不健全。第二,醫與養雙向互通銜接不足。目前,醫與養銜接不好,服務邊界不清,服務資源總量不足,醫與養服務脫軌,養老服務群體缺乏分類,服務供給項目及內容單一,難以形成從“養”到“醫”,由“醫”到“養”的雙向互通和轉介的服務序列。第三,醫養結合服務所需的人力資源不足。當前,我國老年醫療、護理、康復機構的從業人員數量不足,質量不高,不能滿足老年人口不斷增長的多元化需求,供需失衡突出。并且,從業人員工資低、工作量大、流動性大,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長期醫養結合管理模式的形成與發展。第四,醫養結合保障體系尚未形成。醫養結合養老模式是創新之舉,當前基本醫療體系中缺乏針對老年人健康特點的保障模式,大部分醫保基金較難直接與養老機構進行結算。

    構建“醫養結合” 利用中醫藥有優勢

    據了解,今年兩會,王階建議利用中醫藥做好“醫養結合”。他認為,在構建新型“醫養結合”模式過程中,中醫藥有多個優勢。第一,延緩衰老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中醫藥歷史有幾千年,已形成了一整套延緩衰老及提高生活質量的方法,這對于老年人有益處”。第二,可以增強體質,防治老年病。“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超過2億人,50%—70%的老年人患有慢性老年病,幾千年的經驗表明,用中醫藥治療慢性老年病是有效的”。第三,中醫藥可以提供比較豐富的中國傳統醫學方面的服務內容,比如針灸、推拿、按摩、養生、食療等。

    王階坦言,中醫藥雖然在防治老年病有優勢,但整個學科防病治病能力有待提高。他建議,一要按照中醫的傳統特色來防病治病,通過運用幾千年來形成中醫的理論體系和臨床方法,提高水平和療效;二是標準規范,通過科學研究達到標準規范,可以提升中醫的臨床水平,提高療效。三是借助科技手段和方法完善中醫藥,提高中醫防病治病的能力。

    中西醫相結合 用現代手段發展傳統中醫藥

    近年來,為了促進中醫藥發展,國家積極推進中醫西醫相結合。據了解,在上世紀50、60、70年代中西醫結合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上世紀70年代末,國家曾提過中西醫結合創造中國的新醫學、新藥學。今年2月份,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確定了進一步促進中醫藥發展措施,從五方面傳承中醫藥優勢,發揮其獨特作用,其中包括促進中西醫結合,探索運用現代技術和產業模式加快中醫藥發展。

    “中西醫結合一直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國科學家在推動中西醫結合方面不懈努力并獲得了可喜的成果。”王階舉例說,去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這是對中國科技的認可,也是對中國中醫藥的鼓勵。青蒿素便是通過傳統的中醫藥,利用現代科技的手段提煉出來的,是促進中西醫結合的產品,因此促進中西醫結合,對中國科技,對中醫藥的發展會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廣安門醫院在中西醫結合方面也在不斷探索和實踐。據王階介紹說,第一,在理論方面,相互融合,創造新學科。中醫與西醫同時存在于中國,并都源于實踐,從不同側面反映人體生命運動的客觀規律。科學發展史認為,任何兩種學科的存在肯定會產生出新的學科。中醫與西醫通過相互融合,取長補短,必會創造出新的學科。因此,廣安門醫院按照學科發展的規律,運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方法,繼承和發揚祖國醫藥學遺產,取中、西醫藥之長,融匯貫通,形成了一些中西醫結合的理論與方法。第二,在臨床方面,通過規范標準,中西藥互補合用,提高了臨床療效,具體做法是通過學科建設、專科建設及優勢病種研究,把中西兩種臨床優勢有機融合,在治療惡性腫瘤、冠心病、高血壓、風濕病、糖尿病等疾病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另外,在中醫醫院,我們仍堅持“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藥合用”,構建病證結合的診療規范,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第三,在人才培養方面,中西醫并舉。廣安門醫院的醫生來自全國各大中醫院校,具有良好的中醫正規教育及傳承背景。醫院的培養理念是讓中醫院校學生,同時掌握西醫知識;讓西醫背景學生,更好學習中醫理論。醫院連續8年每年選派10-20名醫生到美國梅奧醫學中心學習,讓醫生進修中西兩套醫學。同時緊抓學位教育和終身教育兩條主線,人才培養為廣安門醫院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

    “互聯網+醫療”讓就醫更便捷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全國各行業掀起了“互聯網+”的熱潮。以此為契機,北京多家醫院推出了手機APP程序,試水移動客戶端醫療服務。其中,廣安門醫院為解決掛號難問題推出了“廣安門醫院APP”,圍繞患者、醫生、服務三大主題,推出了預約掛號,提醒醫師停診等特殊情況。掛號成功后,病人可憑短信和就診卡等在指定窗口或者自助機進行繳費取號。就診完畢后,更可在APP終端查詢檢驗檢查報告單,便于患者及時掌握病情以及避免報告單的遺失。

    “通過‘互聯網+醫療’,患者可以直接與醫生進行溝通,不僅方便了百姓就診,而且提升醫療水平、提高效率。”王階指出。

    談到醫院“互聯網+”下一步規劃,王階表示,面對慢病高發的問題,未來廣安門醫院APP終端發展將向慢病管理傾斜,對于病情實時了解,及時監控及治療。另外,通過“互聯網+” ,醫院將對患者的服務提升到一個較高的水平,探索開展自助送藥等服務項目,患者看完病以后便可以回家,根據網絡系統備案,由醫院統一負責送藥到家,最大限度的方便患者就醫,保障患者獲得更好就醫體驗。

    (來源:新華網)

    標簽:智慧醫療遠程醫療互聯網醫療醫療大數據移動醫療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