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觀點 > 互聯網醫療的美妙前景

    互聯網醫療的美妙前景

    “互聯網+”的浪潮席卷而來,醫藥行業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認為,通過“互聯網+”,可更好地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服務。互聯網醫療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表示,參照最高法院審判文書在全國公開的做法,醫藥衛生行業也可采取類似方式,比如通過互聯網讓患者檢驗結果在不同醫院之間互認;再比如藥品采購通過互聯網進行,做到公正公開透明,這樣老百姓就會有獲得感。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主任陳琳則表示,現在互聯網醫療的市場已經打開。對于醫藥行業來說,通過互聯網,可以做以下幾件事情:一是醫生、患者的教育、培訓;二是醫療檢查結果的查詢等;三是藥品的物流,未來如果醫藥電商發展起來,醫院的藥房可能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四是移動醫療設備的使用。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確保醫療信息安全。“通過互聯網,醫藥行業可以做很多事情。”陳琳說。

    其實,與醫藥行業的代表和委員相比,互聯網行業的大佬對互聯網醫療更為關注。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提交的建議,涉及分享經濟、互聯網醫療、數字內容產業、互聯網生態安全和“互聯網+”落地措施等五大民生“痛點”。他表示,在醫療方面,他們開始更多地關注互聯網+醫療領域的投入、投資,支持自己的合作伙伴在本地或本行業里面探索如何實現與互聯網的銜接。

    馬化騰認為,實現分級診療的一個重要條件是患者信息共享。只有讓醫務人員及時了解患者的健康、診療、用藥情況,全程跟蹤病人的健康信息,為患者提供連續的整合醫療服務,才能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體系。他建議監管部門積極支持并總結分級診療制度的創新與試點經驗,通過切實有效的政策舉措,積極鼓勵包括互聯網與科技公司在內的各種社會力量,參與到分級診療制度在各地的探索與完善中去。同時,可通過遠程教育與遠程醫療等手段加強基層醫療培訓,培養更多合格的值得信賴的醫生,特別是培養基層醫生使用移動醫療設備的習慣,做好中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可助力“保基本、強基層”。

    馬化騰提出,應該進一步落實醫生自由執業政策,逐步消除讓醫生成為“自由人”的“隱性障礙”,讓醫生的醫德和技術能夠獲得相應的市場價值,從而優化醫療資源的配置效率。同時,打破醫院的“信息孤島”,充分利用移動互聯技術建立并完善個人電子健康檔案制度,實現相關信息的可得性和互聯互通。在醫保支付環節,馬化騰提出,可考慮在完善互聯網醫保支付使用政策法規的基礎上,允許合規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進入,由居民個人選擇支付公司,建立起便捷的“醫療保險”網絡支付制度及通道。

    馬化騰發現醫院、醫療、健康領域和互聯網銜接越來越普遍,但也看到存在很多弊端。“醫院、病人、醫生這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是非常復雜的,所以說互聯網+醫療前景很好,難度很大。我們呼吁從國家層面推動更多的改革,包括醫生的多點執業、醫與藥的分離、病例信息共享等。目前這些都沒有打通,不僅很不合理,也滋生了很多問題。相信可以用信息手段去解決,關鍵還是制度、理念的改變。”

    (來源:證券時報)

    標簽:智慧醫療遠程醫療互聯網醫療醫療大數據移動醫療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