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烏鎮互聯網醫院、全國首個在線疾病診治中心之后,微醫集團探索互聯網分級診療模式的又一產品——杭州區域手術中心,本周日即1月17日將在杭州正式上線。
2015年,微醫集團在獲得3.94億美元C輪融資后宣布,將投資建全國最大的互聯網分級診療平臺,以及在全國5個城市共建5個區域手術中心,為其用戶提供線上線下閉鏈的醫療及健康服務保障。
當“互聯網+醫療”概念還在滿城飛時,微醫集團的互聯網分級診療已悄悄來到我們身邊。
網上“挑”醫生
在杭州手術中心正式運作前一周,微醫集團在烏鎮互聯網醫院這一平臺上線了全國首個在線的胰腺癌診治中心。
該中心由我國著名的胰腺疾病專家彭淑牖教授等牽頭創辦。這也是全國第一個通過互聯網成立的以疾病病種切入的診治中心。
最近,該中心也開出了3個在線診室,每個診室分A、B兩組,每組三個專家,為全國的胰腺疾病患者進行在線會診。
烏鎮互聯網醫院院長張群華說,胰腺癌診治中心上線后,可收集到全國各地的胰腺癌患者的病情記錄,這些海量數據通過烏鎮互聯網醫院這一全國首個電子病歷共享平臺實現共享,通過對這些臨床數據進行積累與分析,醫生可以開展該病種的相關研究,為臨床、科研提供支撐。
整個2016年,微醫集團將在烏鎮互聯網醫院設立12個相關病種的診治中心,陸續實現對心、腦、血管、高血壓、糖尿病等疑難重癥及慢性病的診治及管理,使遠程診療常態化、規模化。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12個互聯網診治中心就是12個疾病病種的“大數據中心”。醫生通過“大數據”平臺可以最大程度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反向來看,患者也能通過微醫集團的“大數據”平臺在全國范圍內匹配到最合適的專家醫生。
因此,作為烏鎮互聯網醫院的“孿生兄弟”,杭州手術中心的定位,就起到了“分診”的作用,患者通過手術中心背后的微醫集團“大數據”平臺,進行專家在線會診、匹配最合適的手術醫生等。
微醫集團董事長廖杰遠說,通過杭州手術中心平臺,患者可匹配全國5000組頂尖專家團隊,甚至海外的醫療專家。
全國首個手術中心杭州落地
網上“點將”后,專家就在約定時間到杭州手術中心,為患者“主刀”。
微醫集團杭州手術中心的共建方是蕭山醫院。院方拿出兩個樓層作為杭州手術中心的“大本營”。依托蕭山醫院按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標準配備的技術保障,結合微醫集團的專家團隊,為杭州及周邊城市患者提供從術前診斷、手術治療到術后康復的一站式個體化醫療服務。
微醫集團醫療投資中心醫學支持部總監張厚亮,描述了杭州手術中心的整個運作流程。
手術前,患者通過名醫二次診斷、數字病理遠程診斷、多學科聯合會診等,得出一份較為全面的診斷意見。手術中,患者通過手術中心在線匹配全國各地的名醫為其主刀。手術后,患者還可以得到專業的營養師、中醫理療師的調養。
杭州手術中心還有“一鍵轉診”。目前,該中心已與美國、日本多家醫療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通過微醫集團的海外渠道,患者可在手術中心預約海外的醫療團隊,赴匹茲堡醫學中心等國際醫療機構就醫。
一整套流程下來,患者可“點名醫”來家門口手術。當然,后期的“復診”環節仍可通過微醫集團的“大數據”平臺進行。
輕叩“互聯網分級診療”
不管是烏鎮互聯網醫院,還是杭州手術中心,微醫集團都選擇了區縣級醫院為主的公立醫療機構作為合作對象。
業內人士表示,縣級醫院的互聯網化,實現優質醫療資源的下沉,從而一定程度上撬動分級診療的進一步實現。
當然,在杭州手術中心,我們還看到了冬雷腦科醫生集團的身影,自由執業醫生的加入也將激活分級診療的“一池春水”。2015年,原華山醫院腦血管病手術和介入治療專家宋冬雷宣布成立自己的醫生集團——“冬雷腦科醫生集團”,推動醫生行業的自由執業。
另外,隨著微醫集團互聯網醫院、區域手術中心等平臺的搭建,頂尖專家團隊與縣區級醫院甚至社區醫院的基層醫生也將建立起協作培養的連接。
廖杰遠說,移動互聯網正在對醫生培養方式帶來新的機遇。目前,微醫集團正通過組建起來的超過6000多組專家團隊,將三甲醫院的專家和基層醫生連接起來,他們在微醫集團提供的互聯網平臺上,隨時隨地通過案例討論、在線會診等多種方式輔導基層醫生。而基層醫生如遇到疑難病癥,或可申請專家團隊成員的指導,而在超出其診療能力范圍時,也可選擇“一鍵轉診”。
“未來,一鍵轉診在社區醫院的落地也值得期待。”廖杰遠對此充滿信心。
(來源: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