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我市要把全面開展新生兒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苯丙酮尿癥的免費篩查,以及醫療機構全面推行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應用,發放居民健康卡150萬張,逐步實現就醫“一卡通”等醫療衛生服務列入十大民生實事。
一年過去了,這些政策為百姓帶來了哪些好處,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兩病癥免費篩查:為新生患兒撐起“健康成長傘”
惠民宣言
開展新生兒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苯丙酮尿癥免費篩查。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
俗稱“呆小癥”,顧名思義,會導致患兒體格矮小、智力發育障礙。該病因患兒甲狀腺先天性缺陷或母孕期飲食中缺碘所致,在新生兒中的發病率為三千分之一至四千分之一。
●苯丙酮尿癥
因染色體突變導致的先天代謝性病癥,患兒須以低苯丙氨酸飲食代替普通食品,否則會引起神經系統損害,導致患兒智力發育遲緩及引發其他病癥,發病率為萬分之零點八。
如果及早發現、規范治療,這兩種病癥的患兒大多可以逐漸痊愈與常人無異,否則可導致患兒終身殘疾。
惠民數據
市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1月至12月,我市共有77386名新生兒接受了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和苯丙酮尿癥的免費篩查。我市全年共篩查出新生兒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43例,苯丙酮尿癥8例。
●篩查率:
2014年:不足80% 2015年:超過96%
惠民故事
昨日下午,在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兒童保健科,半歲男童嘉嘉(化名)在父母的陪同下,接受醫生的隨訪檢查。
嘉嘉是伊川縣白元鎮人,于去年7月出生。出生后第三天,嘉嘉接受了兩項病癥的免費篩查,后被確診患有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
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第一時間通知了嘉嘉的父母,并為嘉嘉免費發放了治療該病的甲狀腺素片。定期隨訪和藥物治療,使嘉嘉的病情逐漸好轉。目前,嘉嘉的各項檢測指標已在正常范圍值內。
嘉嘉的媽媽楊女士說,她和丈夫都是初中畢業,常年在南方打工,對新生兒疾病并不了解。若不是嘉嘉出生時醫護人員告訴她要進行免費篩查,他們不會主動關注。
對此,有著幾十年兒科臨床經驗的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兒保科主任張云玲深有感觸:“從前我們見過很多因沒有及時篩查導致終身殘疾的患兒,讓人十分心痛。其實,這兩種病只要早發現、早治療,大部分孩子都能成為健康兒童。這兩項病癥免費篩查,大大降低了新生人口致殘的風險。”
智慧醫療服務:就醫掛號不用排長隊
惠民宣言
醫療機構全面推行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應用,發放居民健康卡150萬張,逐步實現就醫“一卡通”。
惠民數據
2015年,市衛生計生委在推進居民健康卡發放的過程中,決定把居民健康卡的功能融入更加智能、更加便捷的“互聯網+醫療”平臺。
目前,洛陽“互聯網+醫療”平臺已具備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查詢,以及22家已上線醫院手機預約、掛號、交費、導航等功能,實現了我市3000多家醫療機構的互聯互通及信息共享。作為洛陽“互聯網+醫療”平臺一期工程,市衛生計生委推出的“洛陽掌上醫院”手機APP可為市民提供就醫手機預約、掛號、交費、導航、滿意度測評等。二期工程擬覆蓋我市所有二級以上及其他有需求的醫療機構,并實現診間交費——患者可通過平臺系統,實現在病床上充值、交費。
惠民故事
家住澗西區武漢路的王欣偉,是較早享受智慧醫療帶來便利的本地居民。去年11月底,他通過掃描《洛陽晚報》上公布的“洛陽掌上醫院”二維碼,下載了這款APP。在孩子患支氣管炎后,他在帶孩子就診的路上,通過手機了解了附近各醫院的號源分布情況,用手機掛號、付費。到醫院后,他根據手機提示,不用排隊便直接就醫,省下了不少時間。
“我母親血壓一直偏高,曾患過輕微的腦栓塞,以前就醫時,病歷、CT片子要帶一堆,有時病史還講不清楚,現在,一部手機就解決了。”王欣偉說,在“洛陽掌上醫院”上點擊“電子健康檔案查詢”,輸入母親的身份證號和登錄密碼,母親的病史、就診信息、診斷結果等信息一目了然,再也不用擔心向醫生解釋不清了。
(來源:洛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