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觀點 > 互聯網醫療將步入黃金期,醫生資源或成“勝負手”

    互聯網醫療將步入黃金期,醫生資源或成“勝負手”

    2015年最后一個月,就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之前,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王建安教授根據患者線上提供的檢查化驗資料,開出了印有其電子簽名的處方。這也是我國開出的第一張在線電子處方,表明“互聯網+”在傳統醫療領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時也為互聯網醫療在新一年的發展帶來了無限的可能。

    近年來,伴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提速,大量的農業人口轉變為城市人口,人們自我保健的意識也越來越強,帶動了醫藥需求量的增長。而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也使消費者能夠更方便地獲取醫藥產品及服務,互聯網醫療獲得了快速的發展。以醫藥電商為例,2010年,我國醫藥電商交易規模僅為1.5 億元,到了2014年,這一數據增長到了68 億元,年均增速達到 174%。

    醫藥行業是特殊行業,藥品品種、規格眾多,并且事關人們群眾生命健康,需要有專業醫師提供支持。從2009年起,我國新醫改就開始試點醫生多點執業,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和使用,提升醫療效率。今年1月,國家衛計委等五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并提出,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探索醫師向第一執業地點醫療機構履行知情報備手續即可開展多點執業試點。這也意味著,醫生多點執業的門檻進一步降低,未來將會有更多醫生從公立醫院中得到“解放”,促進互聯網醫療發展。

    互聯網醫療的本質是醫療,醫生資源決定了互聯網醫療的質量和服務水平,是從業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很多互聯網公司,包括BAT等互聯網巨頭,也很重視醫生資源的開拓與整合應用。

    不僅如此,從互聯網醫療領域迅速成長起來的專業公司,也將醫生資源作為支撐業務發展的重要支柱。其中最具代表的是醫患溝通服務平臺醫生樹,該平臺從去年9月起正式商業化運營,主攻診后、院后醫患強關系,一年之后,醫生樹平臺已簽約入駐8萬余名公立醫院醫生,覆蓋全國7000多家醫院,用戶數突破700萬,完全覆蓋北上廣深及南京、武漢、長沙、成都、重慶、鄭州、杭州、長春等國內重點城市,并有300多名美國華人醫生,可提供海外轉診和就醫幫助。

    最近,醫生樹還對平臺功能進行改造升級,內容包含醫生出診時間展示、評價醫生功能優化等等,進一步拉近、改善醫生與患者的關系。在此之前,醫生樹配套APP“藥快好”也已經上線,用戶在向醫生樹平臺簽約醫生咨詢之后,可通過藥快好平臺選購所需的藥品,藥快好承諾在1小時之內送藥上門。由此可見,醫生樹已打通了醫藥閉環,形成了覆蓋免費咨詢、門診預約、用藥咨詢、一小時送藥等各個環節的互聯網醫療生態體系。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普及與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提速,未來通過移動互聯網工具獲取醫療服務的“自醫療”人群將呈幾何級增長,為我國互聯網醫療行業發展提供龐大的用戶基數。而在醫患供求不平衡的大環境下,誰擁有了醫生資源優勢,誰就能在未來的互聯網醫療行業競爭中先人一步、實現快速發展。因此,即將到來的2016年,互聯網醫療行業可以說是邁入“得醫生者得天下”的新時代。

    (來源:中國財經網)

    標簽:智慧醫療遠程醫療互聯網醫療醫療大數據移動醫療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