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新區網絡醫院平臺等就醫問診網絡和一批社區醫療設施陸續建成啟用,高新區破解“看病難”的底氣越來越足。
“排隊2小時,看病2分鐘”,“大醫院人太多,小診所不敢信”,“掛號交費,東奔西跑,好人也折騰出病來了”……長久以來,“看病難”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不過,隨著高新區網絡醫院平臺等就醫問診網絡和一批社區醫療設施陸續建成啟用,高新區破解“看病難”難題的底氣越來越足。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新區正立足“數字高新、智慧醫療”的發展定位,借力“互聯網+社區醫療”,通過遠程醫療、手機APP、高新區健康網、物聯網監測、自助健康管理等載體,實現社區居民足不出戶便可輕松掌握健康信息,享受區級、省級專家的醫療服務,把過去在電影里才能看到的生活真真切切地呈現在高新區居民的面前,開啟“智慧醫療”新時代。
在社區享受專家醫療服務
近日,高新區攜手全國唯一一家網絡醫院——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搭建了高新區網絡醫院平臺,實現視頻問診、遠程醫療,形成了從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到高新區人民醫院,再到高新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云+端”、“線上+線下”的立體醫療服務體系。
“網絡醫院有社區、鎮、區及省級醫療機構等醫生坐診,最大化集中和整合優質醫療服務資源,包括享有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作為廣東省唯一的應急醫院及首家國際醫療中心的優勢”,高新區衛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居民在社區衛生站就診,專家可通過網絡醫院平臺為基層醫生提供影像診斷、病理診斷等遠程診斷意見,還可以對基層患者進行會診并給出會診意見。居民不出社區就可以便捷地享受到區級、省級專家,甚至是國際醫療中心專家的優質診療服務。
此外,高新區正在與廣電集團、網絡運營商搭建合作平臺,讓高新區居民通過家中電視機頂盒或物業小區的“醫教中心”,利用“電視U互動”或互聯網醫療賬號,即可與社區醫生進行視頻對話、互動交流,享受健康咨詢、健康教育、上門預約、慢病隨訪等一系列的醫療服務,讓居民真正實現足不出戶的“家庭健康管理”。
通過手機APP問診咨詢預約
重陽節前后,以“社區580,看病我幫您”為主題的大型義診活動暨“社區580移動家庭醫生平臺”推廣活動,在高新區各個社區火熱進行。該平臺將社區居民和家庭醫生搬到網絡上,采用“互聯網+社區醫療”模式,專門服務社區居民、家庭醫生和社區醫療機構,主要提供居民健康宣傳、醫患互動、便民服務、移動辦公、統計分析5大核心服務。該區現有500名居民簽約家庭醫生團隊,800人安裝了“社區580”手機APP軟件。
日前,官塘社區居民彭女士臉有些腫脹,就拍照傳給家庭醫生,醫生初步判斷是過敏反應。除囑咐注意事項外,醫生還與彭女士約好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的時間。區衛計局負責人說,像這樣通過手機直接問診家庭醫生,就可享受即時咨詢、預約就診、衛生資訊介紹、孕婦產檢提醒、幼兒疫苗接種提醒、健康指導、健康檔案管理、慢病管理等服務。特別是慢性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平臺得到長期的健康指導,遇到疾病小問題也可以隨時得到專業的意見。
該負責人認為,“社區580”可以解決以往大病、小病都要往醫院擠的老問題,真正提高社區衛生站和家庭醫生的服務效率,將家庭醫生的服務落到實處,使社區醫療服務更貼近居民健康需求,真正實現預防、治療、康復和健康服務為一體化的醫療服務模式。
健康小屋為居民提供免費體檢
高新區政府投入160萬元建設的全市首批4個健康小屋,已于7月底全部投入使用。官塘、淇澳、東岸、金峰4個健康小屋各配備了1-2名醫務人員,主要負責自助健康監測的指導、管理與答疑服務。高新區居民可以自助或者在醫務人員的協助下,通過使用健康小屋的檢測設備享受多項免費體檢項目,主要包括身高、體重、血壓、血糖、人體成分分析、肺功能、心功能、骨密度和中醫體質辨識等項目。
按照“互聯網+社區醫療”的發展趨勢,未來將實現居民健康檢測結果自動上傳到“一卡通”信息系統,納入居民健康檔案,并使之與社區居民的就診信息等數據互聯互通,既方便群眾隨時隨地了解個人健康狀況,提高了居民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識,也為醫務人員開展醫療衛生服務提供科學準確的依據,大大方便公共衛生服務開展和群眾就醫。
目前,高新區正結合轄區人口需求的實際,有步驟有計劃地擴大健康小屋的覆蓋面,讓居民在“十五分鐘健康圈”享受自助健康體驗的樂趣。預計全區共建18個,2016年底全部建設完成。
居民健康檔案與就診信息聯通
高新區作為珠海市“一卡通”試點建設單位,區財政共投入近百萬元資金推進硬件項目建設,2013年已完成了高新區內醫療機構,包括社區衛生站的“一卡通”信息化建設。2014年在市“一卡通”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在全省率先開發計生和衛生數據交換平臺和區級衛生信息分析平臺,并新建了“高新區健康網”,成為全市第一個對居民健康檔案進行使用和管理的區域,實現居民健康檔案與就診信息等數據的互聯互通。
目前,健康網建立了111640份健康檔案。居民登錄高新健康網,就可以看到自己在健康小屋或是社區衛生站的體檢記錄,以及在全市各醫療機構就診的信息,“不管是去人民醫院還是中大五院,醫生不用問診,就知道你血壓多少,血糖多少,什么時間看了什么病,開了什么藥,全都一清二楚。”
目前,高新區正在開展高新健康網和網絡醫院信息系統的對接工作,今年底或明年初將實現網絡醫院就診信息與高新健康網信息的互聯互通。
相關鏈接
什么是“智慧醫療”?
據介紹,智慧醫療是指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共建、共享。高新區智慧醫療系統包括智慧醫院系統、家庭健康系統和區域衛生系統三大部分。
智慧醫院系統包括醫院信息系統實現病人診療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提取和數據交換,以及遠程圖像傳輸、海量數據計算處理等技術在數字醫院建設過程的應用;家庭健康系統是利用“電視U互動”或網絡醫療賬號實現最貼近市民的健康保障,包括針對行動不便無法送往醫院進行救治病患的視訊醫療,對慢性病以及老幼病患遠程的照護,對智障、殘疾、傳染病等特殊人群的健康監測,還包括自動提示用藥時間、服用禁忌、剩余藥量等的智能服藥系統;區域衛生系統由“一卡通”和“高新健康網”兩部分組成。“一卡通”包括收集、處理、傳輸社區、醫院、衛生監管部門記錄所有信息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高新健康網”實現健康檔案在互聯網的查詢和應用。
(來源:珠海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