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徐文、通訊員劉武明、王文佳報道:“這種方式真好啊,在會診室里就能與專家‘面對面’進行咨詢,十幾分鐘的會診就把病給看了,還節省了看病的路費。”
近日,68歲的鄔女士感到胸部不適,就近到湘東區臘市鎮衛生院就醫,初步檢查后,主治醫師接通系統聯系到區醫院專家周劍鋒為她進行遠程會診,周劍鋒通過閱片、聽取病歷匯報,針對患者主要問題開具了相應處方并給出了下一步診療方案。
“基層群眾不出區、少花錢,就能看好病。”近年來,湘東區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充分發揮區、鄉、村三級聯動作用,構建了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現了分級診療。
創新制度建設 搭建全域救治“黃金網絡”
“聽說這里有區級專家坐診,我一早就過來排號了。”近日,在白竺鄉衛生院中醫館,慕名前來就診的村民早早地排起了隊,當天是區人民醫院分院康復科主任陳跑洪入鄉坐診的日子,每周三陳跑洪都會到鄉鎮衛生院坐診,讓廣大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名醫,享受優質醫療資源和服務。
去年4月,湘東區組建以3個區級醫院和11個鄉鎮(街)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成員單位的總醫院,進入了“醫共體時代”。以區級醫院為主體的治病平臺和以鄉鎮衛生院為主體的防病平臺及同時組建的120個家庭醫生團隊為社區居民開展的健康體檢和隨訪服務,大大便利了百姓看病買藥,提高了基層防病治病能力。
截至目前,該區11家鄉鎮衛生院胸痛救治單元先后通過了省級驗收,搭建了規范、高效的全域救治“黃金網絡”。全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人口12.5萬人,規范管理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近2萬人。
積極建設試點?分級診療體系優勢盡顯
“心電圖符合急性心肌梗死,馬上安排轉診到區人民醫院分院胸痛中心救治。”
“發病的時候鄰居將我送至區人民醫院,當時我各種擔心,后來知道有遠程醫療服務,而且大醫院的專家長期在這坐診,檢驗檢查結果又互認、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可直接結算,完全打消了我的顧慮。”患者握著醫生的手激動說。目前,患者已基本痊愈,無明顯后遺癥。
去年以來,湘東區積極試點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投資2000萬元完成全區110所公有產權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著力改善農村醫療環境和完善醫療設施,逐步落實分級診療基層首診制度,“小病不出鎮,大病不出區”的新醫療衛生格局逐漸成形。
優化醫療資源 老百姓看病更實惠便捷
“現在購買1個月的降壓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只需到村衛生室就行,報銷后個人只需支付2元錢,真是太方便了。”臘市鎮爐前村村民彭志飛高興地說。
湘東區充分發揮醫共體優勢,提高醫保資金使用效率,進一步優化了醫療資源,為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等問題提供了強勁的助力。據悉,分級診療實行以來,參保居民住院率下降,醫保報銷比例提高。
湘東區醫共體以“區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逐步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搭建了區鄉村一體化的醫療健康綜合管理服務體系,通過統一采購,降低藥品耗材價格,減輕群眾看病負擔,使群眾就醫體驗不斷優化,群眾的滿意度明顯提升,群眾看病就醫更加實惠、便捷。同時,加強全區衛健系統信息化管理,整合全區公立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信息數據,實現醫共體內醫療數據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累計為基層群眾開展遠程會診服務數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