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全國智慧醫療創新大賽由全國 20 多個協會學會相關單位聯合主辦,深化行業影響、提升賽事規模與深度,推進我國智慧醫療創新生態建設與發展。大賽以“賽事、展示、論壇”的模式,探索數據的開放共享和創新應用,進一步挖掘優秀項目,加速產業和人才雙發展。推動智慧醫療、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持續維進智慧醫療創新生態圈發展,為“健康中國”貢獻創新智慧,打造智慧醫療創新的“中國模式”。
項目名稱:東軟漢楓助力抗“疫”惠醫惠民解決方案
參賽單位:東軟漢楓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聯合參賽單位: 遼寧省人民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參賽人員:盧朝霞、王大慶、趙玉虹、艾浩
項目起源:自疫情出現以來,東軟漢楓以“眾‘智’成城、戰疫必勝”為目標,憑借自身在醫療物聯網領域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完善的技術儲備,積極助力抗擊疫情。從東北到華中、從除夕到初春,東軟漢楓人不懼風雪、不畏險阻踐行了自己的“科技抗疫,持續行動”。
東軟漢楓“抗疫惠醫惠民”解決方案解決方案包括:重癥患者智能轉運系統、病區患者體溫遠程監測系統、隔離區醫廢智能監管系統、重癥患者智能監護系統、遠程實時會診及查房系統等五個重要組成部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醫護人員需求數量龐大,無法在短時間內召集完成。但確認病例持續增多,重癥、危重癥患者數量劇增,醫療資源不足問題尤為突出。重癥患者監護、智慧病房方案通過智能采集病房患者體征和監測數據,有利于輔助醫生診斷、提升醫護效率;依托4G/5G/wifi等高速網絡,現場采集、傳輸4K高清視頻,并入醫院系統同步調閱患者病歷、CT、DR等檢查影像,根據實際需要連接監護儀等設備實時監控生命體征數據,極大助力遠端的醫學專家更準確的研判患者病情;通過對醫療廢棄物的有效監管,使醫療廢物的監管規范化、系統化、科學化和現代化,提高監管的效率,防止醫療廢物的流失以及對社會、環境等的危害。
痛點、難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疾病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過程中,充分暴露疾控防護制度重大隱患與前期醫療改革尚未落實的問題。
從政府端,全國基礎公衛防控信息系統雖然已經基本建立,但是仍存在大量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包括信息采集與區域信息互聯互通、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疾病預防控制、應急救助體系等,社區網格化篩查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基層及國家衛生信息系統需完善建設,區域需將結合智慧城市建設,強化衛生應急、疾控防治、醫廢處理等多部門聯動項目。
從醫院端,疫情突發,衛健委及各省市紛紛出臺分級診療相關方案,分級診療落地成為關鍵點,互聯網醫療在促進疾病救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傳染病醫院、呼吸感染科、重急癥科室短板科室亟待查漏補缺,醫療資源緊張、醫護人員效率問題成為瓶頸,物聯網和互聯互通重要性凸顯,未來需要更多的融合云大物移技術建設智慧醫院。
軍隊醫療成為疾病救治的重要力量,需要進一步將強區域遠程醫療一體化、移動醫療救援車隊建設、急救指揮系統等,以進一步加強軍民融合。
思路、方法:一、東軟漢楓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智能轉運系統
整合多種醫療設備數據采集,實現快速遠程會診,搶救過程監控,遠程指導,搶救記錄自動生成等,包括轉運車輛調度系統、遠程指導系統、調度監護系統等內容。
二、東軟漢楓新冠肺炎病區患者體溫遠程監測系統
通過物聯網體溫監測終端時刻監測患者體溫,通過臨床數據采集終端,將患者體溫數據實時上傳至物聯網平臺,提供醫護人員查看患者體溫實時變化、全病區體溫情況、體溫記錄回顧和發熱預警功能。
三、東軟漢楓新冠肺炎隔離區醫廢智能監管系統
集物聯網、5G、移動互聯網等ICT技術為醫療機構/衛生監管部門/環境生態部門提供醫廢全流程監管服務的云平臺,打造了一個醫廢監管的新模式。
四、東軟漢楓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智能監護系統
實現集中化顯示患者生命體征信息,有針對性配置體征采集項,秒級低延時報警,多科室矩陣化大屏幕顯示,方便醫生、護士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更全面的了解、分析。
五、東軟漢楓新冠肺炎遠程實時會診及查房系統
集合4G/5G、IOT、4K音視頻傳播等技術,將患者的基本狀況,電子病歷信息,實時生命體征信息,通過移動會診車和其內置的軟、硬件系統進行整合,實現即時會診、遠程查房的醫療需求。
創新點:一、技術先進性高
基于4G/5G、互聯網等通訊網絡傳輸,集合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高清音視頻傳播等技術,融合醫療數據智能采集器、移動電動雙屏會診終端、醫廢分揀終端/暫存箱/智能轉運車、負壓急救車等載體,建設整體解決方案。
二、業務覆蓋度廣
本解決方案構建了涵蓋衛生行政機構/環境生態部門、醫療機構的整體部署,利于政府監管與指揮調度,從醫療機構治療域與護理域等多維度提供服務,輔助醫生診斷與決策,降低醫護工作強度,節約醫護資源。
三、有效隔離、降低感染
通過IOT技術,極大的降低了醫護感染風險,對醫護資源形成有力保障;通過多種網絡傳輸,建立醫療專家與患者的有效溝通,有利于了解患者病情,提高救治效率。
推廣及意義:1、發揮“互聯網”在創新診療模式,通過整合人工智能、醫療物聯網相關技術,極大的提高醫療救治水平,保護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
2、部署物聯感知終端,實現患者實時臨床醫療數據自動采集,極大的提升醫療服務效率。
3、建設重癥患者智能監護系統,實現數據可視化及危機值預警。
4、實現區域級重癥患者遠程監護,分權限管理,助力跨院區重癥患者遠程照護與病歷研討。
5、區域級、醫院級醫療廢棄物監管,有利于精準防控疫情發展。
第六屆全國智慧醫療創新大賽開啟報名
由移動醫療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實驗室發起,全國 40 個省市相關協會學會、行業機構聯合主辦的“第六屆全國智慧醫療創新大賽”定于 9 月舉辦。旨在積極響應“健康中國”、“人才強國”戰略和“數字中國”政策規劃引導,發揮大賽創新導向作用,激發創新活力、增強創新意識、普及與推廣創新成果,積極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驅動服務平臺,實現醫療衛生數字技術創新重大突破,應用創新全球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