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網絡
受全球氣候變暖和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入夏以來酷熱席卷北半球大部分地區,多地高溫紀錄被刷新。世界衛生組織19日警告稱,北半球極端高溫正給醫療系統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而弱勢群體受沖擊更加嚴重。
世界氣象組織指出,初步數據顯示,6月全球平均氣溫創下歷史最高紀錄,且創紀錄高溫在7月仍持續發生,短期內未見緩解跡象。熱浪頻襲,凸顯加強早期預警與采取應對行動的重要性。
19日,世衛組織警告稱極端高溫天氣對于身體健康的影響不可忽視,可能會加重身體原有的疾病,甚至會導致殘疾或死亡。世衛組織建議重視極端高溫天氣對老人、嬰幼兒和無家可歸者等弱勢群體的沖擊。此外,世衛組織強調,因高溫而就診的人數增加意味著醫療系統將承擔更大壓力。
世界氣象組織專家日前表示,近期地中海、亞洲和美國南部的大部分地區都受到“熱穹頂”的襲擊。“熱穹頂”是夏天的一種大氣現象。在靜止、干燥的夏季條件下,大量的暖空氣聚集,來自地球大氣層的高氣壓將暖空氣向下壓制,隨著空氣被壓縮,溫度變得更高。高壓的作用就像一個圓頂,使它下方溫度變得越來越高。
世界氣象組織本月初還指出,熱帶太平洋七年來首次形成厄爾尼諾條件,這可能導致全球氣溫飆升、破壞性天氣和氣候模式的出現。
厄爾尼諾是一種自然發生的氣候模式,一般每2至7年發生一次,通常持續9至12個月。它與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洋表面溫度變暖有關,影響太平洋周邊地區的洋流和氣流,進而給各地天氣帶來變化,通常干旱少雨的地區可能發生洪澇,而某些多雨的地區可能出現干旱。
世界氣象組織極端高溫問題高級顧問約翰·奈恩表示,熱浪的頻率、持續時間和強度都在增長,世界需要為更強烈的熱浪做好準備。由于城市化進程加快、極端高溫天氣增多以及人口老齡化,高溫對健康造成的風險正在迅速增加。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表示,極端天氣在全球變暖背景下越來越頻繁地發生,正在對人類健康、生態系統、經濟、農業、能源和供水產生重大影響。這凸顯盡快盡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