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觀點 > 趙白鴿: 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健康醫療生態圈

    趙白鴿: 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健康醫療生態圈

    2021-09-26 觀點 劉婷
    趙白鴿: 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健康醫療生態圈已關閉評論

    中國日報網9月25日電 今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在出席第六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開幕式時表示,在第四次產業革命和數字經濟的時代背景下,加快我國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對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健康醫療生態圈具有重要意義。

    趙白鴿指出,在政策助推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的背景下,我國醫藥制造企業創新藥發展勁頭顯著提升,創新行業生態正持續完善,中國藥企研發費用占全球藥企研發費用的比例也正顯著提升,中國在五年之內將成為全球第二大創新藥研發基地。未來,我國醫藥產業要持續實現創新突破以及輝煌發展關鍵在于產業政策。相關部門需不斷完善醫藥產業政策,鼓勵通過合并、兼并、重組的方式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強規模經濟效應下的低成本效應,不斷加強對創新性新藥的引導和政策支持,進一步優化醫藥產業區域布局和產業布局,深化藥品監管制度和藥品價格管理體制,建立以醫保支付價格為核心、最高零售限價為輔的醫藥價格體系,不斷推進公立醫院的改革,完善醫藥產業政策評估體系,從而推動我國制藥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趙白鴿認為,醫藥產業正面臨著新一輪變革。一方面,隨著一致性評價、帶量采購常態化等政策的推進,藥企不得不面對創新這一重大課題;另一方面,自2020年以來,新興科技的發展尤其是“新基建”的加快實施,進一步倒逼藥企走上持續創新之路。醫藥行業創新發展涉及疾病篩查、診斷技術、診療手段等多個環節,特別需要跨產業合作。而隨著AI、數字藥物等第四次產業革命高新技術的發展,醫療健康領域將會有更多的創新應用場景。藥企應當以跨國醫藥巨頭為學習榜樣,轉變創新發展理念與發展模式;開拓新的研發賽道,充分利用高新科技來生產更多的創新處方藥和原研藥,以滿足更多疾病患者的需求。同時,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戰略,圍繞管理、生產、經營、營銷四個方面提出數字化轉型的目標,為決策、管理及整體優化資源提供科學的數據依據,從而降低成本,提升用戶體驗,提高經濟效益。

    未來,我國的醫藥產業應當繼續推進戰略調整、業務結構調整和業務模式的轉型,以改革創新推動從研發到生產、銷售、服務等環節的轉型升級,通過資源集聚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繼續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從而打造更多全球一流的創新型特色園區、醫藥產業創新中心以及生物醫藥研發生產基地。

    趙白鴿表示,醫藥行業要實現國際化發展,不僅僅是技術的國際化,包括技術的引進、終端產品的引進輸出,以及境外的投資布局等。制藥企業要系統地制定國際化的發展戰略,以開放心態積極參與全球競爭,建立國際化的合作機制及人才隊伍,搭建國際化的市場銷售平臺及網絡,生產更多參與國際化競爭的產品,更加重視培育國際化的藥品品牌,并擁有持續開發這些產品的能力,構建符合國際化的管理體系,用標準化促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健康醫療生態圈,促進中國醫療產品及服務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趙白鴿指出,醫藥產業需要資本力量的加持。資本應當積極挖掘、培育優質的“種子”企業,聯合政府的落地政策、人才政策等,形成多方合力,為創新企業提供成長的沃土,改變醫藥產業發展”多、小、散、亂”的格局。藥企要借助資本的力量,加快海外并購步伐,綜合中國優勢與全球資源,加快醫藥產業進步和公司發展,推動創業創新滲透產業鏈深層,從而帶來新的投資窗口。

    趙白鴿強調,要實現高質量的發展需要高端智庫通過充分匯聚政、產、學、研等產業鏈中最關鍵最活躍的要素共商、共建、共享的醫藥健康發展新生態。未來,在政策引領下,在創新驅動支撐下,在國際化戰略帶動下,在資本的支撐下,在智庫的賦能下,我國醫藥產業將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取得一系列基礎性、原創性、戰略性的重大成果,實現醫藥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

    來源:中國日報網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