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業界 > 大家中醫APP創始人:中醫更具移動醫療特色

    大家中醫APP創始人:中醫更具移動醫療特色

    大家中醫APP創始人:中醫更具移動醫療特色-智醫療網“大家中醫APP1.3版新增了‘五運六氣’欄目,將在2月底正式上線。”日前,記者從上海抱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獲悉。

    雖然移動醫療目前主要集中在西醫領域,但大家中醫兩位創始人孫濤、莫乙認為,其實中醫更具移動醫療特色。

    “開發大家中醫APP,就是希望借力移動互聯網,更好地傳播中醫經典,為中醫愛好者尤其是專業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工具和平臺。”他們表示,“不過,光有情懷是不夠的,我們的盈利模式很明確,預計兩年至三年內能盈利。”

    兩位理工男跨界創業

    大家中醫APP由上海抱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抱樸”二字,源于《老子》中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肘后備急方》作者葛洪,就號抱樸子,著有《抱樸子》一書。

    讓記者頗感意外的是,公司兩位創始人并非中醫科班出身,而是名牌大學的理工科高材生。畢業工作多年后,他們不約而同地回歸到傳統中醫藥行業,開始接近中醫、學習中醫,現在更是共同從事與中醫相關的創業活動。

    “中醫是從大的宇宙環境看人的生存環境,我覺得中醫的價值被極大地低估了,我本人對中醫有堅定的信念,它有它的價值。”畢業于復旦大學計算機系、曾任第九城市CTO的孫濤認為。在談到為何跨界時,孫濤表示,主要是久治不愈的鼻炎通過經絡推拿和拔罐治好了,讓他認識到“中醫是個好東西”。

    莫乙也有類似的經歷。畢業于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的他說,“大學期間患有肝病,邊治療邊學習,沒想到工作后還沒治好,而且日益嚴重。機緣巧合,練習中醫靜坐,兩年后病好了。從此一頭扎入中醫的海洋。”

    “我和孫濤可以說是一見如故。”莫乙表示,“我們都是科技領域的從業人員,科技和中醫貌似在邏輯上是兩個完全不同領域的東西,但神奇的是,我們兩個人都從自然科學走到中醫這條道路上。”

    據介紹,大家中醫APP里的“名家醫案”源于莫乙的備忘錄。“因為出身IT行業,我很早就開始做數據整理分析。同時,我也一直在思考,科技如何跟中醫結合?可以通過技術把這些東西數據化、標簽化。后來我碰到了孫濤,他和我的想法差不多,兩個人一拍即合,共同來做這件事。”莫乙說。

    莫乙認為,互聯網為中醫帶來了新的機會。一方面,中醫多是個體門診,不受設備、場地限制,更適合移動醫療。另一方面,對中醫來說,癥狀越復雜,辨證準確性越高。從這個角度看,大數據對中醫比西醫價值更高。

    2015年6月,公司成立。當年11月12日,大家中醫1.0版上線。2016年1月27日,大家中醫1.2版上線。目前,大家中醫1.3版正在測試,上線在即。“這就是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速度。”莫乙表示,目前公司員工有20多人。

    為傳承經典做些實在事

    做“中醫人士必備工具”,是大家中醫的定位。

    “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我發現目前市面上學中醫的工具并不是很好用。”孫濤表示,開發大家中醫APP的初心,就是希望給中醫人士提供一個好的學習工具,為傳播中醫、為提高大家的水平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

    孫濤表示,第一步是把中醫經典整理好,后面也希望做成一個百花齊放的平臺。大家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有什么領悟、經驗、方法,只要愿意分享,都可以放到這個平臺上。

    據統計,大家中醫APP上線至今,下載量已經超過10萬,其中40%左右為醫生、醫學院校師生等專業人士。

    目前大家中醫APP具有四大特色功能:名家醫案、記錄工具、一鍵直達和經典內容。

    以名家醫案為例,APP收錄了近兩萬歷代名家醫案,可以通過病、癥組合查詢,能夠提供最直接的臨床參考,也可以系統學習某位名家的醫案及辨證思路。

    一位醫生來信顯示,在某次臨床治療中,他因受到“大家中醫”中的經典條文啟發,得以對癥下藥,為久治不愈的患者解除病痛。

    在大家中醫新搬入的辦公室,很多地方還沒收拾利索,最醒目的是一個大書架,上面擺滿了大部頭中醫經典著作。《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其中就有人民衛生出版社《中醫臨床必讀叢書》和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

    通過大家中醫APP,就可以在手機上讀到這些中醫典籍的內容。提倡讀中醫經典,與古人對話,是兩位創始人的一致看法,“目前中醫教育偏西化,讓不少中醫把最經典的東西丟掉了,最后變成了不中不西,缺少中醫思維。”

    平臺不會植入大量廣告

    “公司還處于‘燒錢’階段。”兩位創始人透露。

    據了解,公司成立不久后,就拿到了超百萬美元的天使輪融資。目前,下一輪融資正在洽談當中,爭取今年完成。

    兩位創始人對公司的盈利模式充滿了自信。莫乙表示,“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就在于對中醫和大數據都有足夠的認識與理解,”這是大家中醫的團隊基因和產品特點。

    業內人士認為,在中國,移動醫療最大的爆發點在于讓優質的醫療資源變得觸手可及。如果能真正抓住醫生體系的資源,是個很大的機會。

    莫乙表示,大家中醫APP就是讓粉絲聚集,讓找好的中醫變得更容易。

    “會員永遠免費。”孫濤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我想強調的一點是,不管商業模式如何變化,我們會堅持初心,不會做成一個植入大量廣告的平臺。”

    那么,誰來買單?莫乙認為,“羊毛出在豬身上。”

    “中醫多為個體門診,給患者開方,沒有藥房,你說要從哪里買?”莫乙表示,“當用戶規模達到四五十萬時,一天的流水至少有幾十萬元。這還沒算上食療。”

    據悉,目前已有中藥飲片廠開始與大家中醫接觸。

    在今年2月1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以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屠呦呦舉例,說明“開放發展中醫藥產業”的重要性。對此,兩位創始人認為,中醫藥發展前景看好,他們算是趕上了“很好的機會”。

    (來源:經濟參考報)

    標簽:智慧醫療遠程醫療互聯網醫療醫療大數據移動醫療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