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些常需要復診的患者而言,排長隊掛號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是否有可能借助移動平臺提供便捷的隨診咨詢服務,既是患者最迫切的需求,也是近年來移動醫療的主要研究方向。
針對兩岸當前對腫瘤疾病的隨訪管理問題,大陸知名移動隨訪云平臺——易隨診日前邀請多位臺灣醫學專家在北京舉辦研討會。與會的兩岸專家認為,如何進一步利用新技術做好腫瘤疾病的院外隨訪和數據挖掘是當今亟待研究的問題。
研討會以探討如何做好腫瘤疾病的院外隨訪和數據挖掘為主旨,專家分別從兩岸目前移動隨訪云平臺的現狀,以及如何從技術上做到領先于同行等角度開展了系列研究。
隨診,乃隨時就診之意。據易隨診聯合創始人尤江云介紹,易隨診以移動互聯的方式實現離院后的患者管理,醫生、患者可以在易隨診平臺上有效互動,從HIS對接、醫患雙向上傳等多種途徑采集患者病歷,并進行結構化歸并,從而形成完整的隨診病歷。
“以中美兩國為例,腫瘤患者5年存活率差距較大,美國高達66%,而中國僅36%。我認為,除了我國缺乏多領域專家討論決策的因素外,醫療服務方對患者術后或診后隨訪服務和患者教育基本缺失是另一個重要因素。”尤江云說。
臺灣在1994年就開始了對腫瘤疾病的隨訪管理,秀傳醫療體系在臺灣有較為成熟的模式和經驗。秀傳醫療體系的副總裁葉永祥等人在此次研討會中,也重點分享了臺灣在隨訪隨診管理上的經驗,以及在移動互聯時代,如何進一步利用新技術做好隨訪隨診。葉永祥表示,希望兩岸今后可以就醫療技術和服務等方面,做更多的交流。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