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浙江“智慧醫療”融入百姓看病全程

    浙江“智慧醫療”融入百姓看病全程

    浙江“智慧醫療”融入百姓看病全程-智醫療網

    大醫院實施“一體化”入院準備、“一站式”檢查預約;社區居民在家門口社區醫院“云診室”里,便可享受社區醫生與大醫院專家的“會診”,包括心電、影像、檢驗、視頻會診,還可以查詢CT等檢查結果。

    今年年初,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以期改善醫院服務,提高百姓就醫滿意度。上周,新華網與多家中央媒體前往浙江走訪醫療機構改善服務行動成效時發現,作為信息化服務啟動較早的地區,浙江“智慧醫療”服務已融入百姓看病全程。

    浙江省衛計委主任楊敬表示,浙江省衛生醫療系統很早前便開始謀局醫療改革與分級診療改善,并作出了開展分級診療、“雙下沉、兩提升”、責任醫生簽約服務的“三位一體”的分級診療、雙向轉診體系建設的決策。在改善醫療服務方面,更是力推智慧醫療模式,充分利用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多種信息技術,促進醫療資源信息互連互通,全方位幫助百姓“輕松看病”。

    據浙江省衛計委副主任馬偉杭介紹,杭州市計劃用三年時間(2015-2017年),推出“智慧醫療”改變傳統診療流程、全預約、分時段診療、三甲醫院和縣級醫院結對、推行全科醫生預約轉診、所有科室住院床位統一調配等40項舉措改善醫療服務。

    大醫院看病有序不再“跑斷腿”

    大醫院醫療水平高,但常常人滿為患,在“掛號難”的同時,樓上樓下各種檢查、交費、拿藥流程也讓患者及家屬“轉暈頭、跑斷腿”。

    作為浙江省規模最大的綜合性三甲醫院,11月13日上午9時許,日均門診量過萬人次的浙江省人民醫院里卻沒出現熙熙攘攘的看病場景,一切都顯得“井然有序”。

    浙江“智慧醫療”融入百姓看病全程-智醫療網

    圖為浙江省人民醫院院長黃東勝

    據浙江省人民醫院院長黃東勝透露,醫院提出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快智慧醫療建設進程、著力改造就醫流程、優化就診環境的創新理念,特別是通過“入院準備中心、檢查預約中心、計劃性出院模式”等創新舉措,讓患者看病更“容易”。

    目前,“智慧醫療”已覆蓋醫院各就診環節。比如患者預約掛號,可通過網絡、電話、診間系統等平臺實現;檢查檢驗結果查詢,可通過醫院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并實現網絡互聯互通;外網及診間結算和自助結算通過“銀醫通”實現;還推出掌上APP(微信公眾號),患者可在第一時間咨詢、掛號、預約、查詢和就診導航等。

    為改善患者到大醫院就醫“摸不著北”的現象,醫院還全面更新了導視系統方便患者就醫,讓患者可根據引導標識快速到達醫院的任何場所,特別是為方便夜間患者就診,醫院充分啟用了“發光標識”應用于夜間時刻,實現了患者24小時“無障礙”就診。

    而對于住院患者來說,入院-檢查繳費治療-出院,各種程序都可謂“繁瑣”。浙江省人民醫院則通過三種模式的改變,將進出院流程簡化至最低。

    浙江“智慧醫療”融入百姓看病全程-智醫療網

    浙江省人民醫院創新推出的入院準備中心

    據悉,早在2012年8月,浙江省人民醫院就創新推出了“入院準備中心”,實現“住院預約,床位集中管理,辦理住院手續,完成住院患者院前檢查和入院前宣教”五項功能一體化。黃東勝表示,從運行至今,中心已累計預約住院患者23萬余人次,辦理住院22萬余人次,完成院前檢查8萬余人次,平均住院床日縮短2.06天。該中心還與醫院信息中心合作開發了住院預約系統,整合全院床位、在院患者和預約患者信息,實時查詢和分析床位資源,指導合理收治患者。

    此外,醫院還推出了功能集中的“一站式”檢查預約中心。主要接受門診、住院檢查的統一預約,并一站式完成所有預約項目,減少患者在醫院各科室間預約檢查的往返奔波。

    如果說前兩個“中心”大大方便了患者的就診,那么在最后一站“辦理出院手續”方面,也往往是頗費精力的。浙江省人民醫院則推出了計劃性出院模式,即“今預結賬明出院”。黃東勝表示,有計劃的出院,既有利于入院準備中心有序安排病人,縮短入院病人當日等待時間,又能使患者及家屬合理安排時間及時離院;此外,醫院還全面推行在入院準備中心完成院前檢查,這些舉措有效提高了床位運行效率。住院床日的縮短,也減少了患者的看病費用,一定程度緩解了“看病貴”問題。

    社區醫院就診盡顯“智慧”

    “云檢驗、云檢查、云配藥”……在家門口社區醫院享受大醫院的優質服務,在浙江已成為現實。

    浙江“智慧醫療”融入百姓看病全程-智醫療網

    社區醫院“云診室”里還可查詢CT等檢查結果

    據馬偉杭介紹,目前浙江已有2個地級市、25個縣(市、區)先后啟動了分級診療試點工作。同時實施“雙下沉、兩提升”工程,實現分級診療的可持續發展。為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截至目前已有39家省、市三甲醫院分別與89家縣級醫院簽訂5-8年的緊密型合作辦醫協議,城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已覆蓋60個縣(市、區),縣級醫院也向鄉鎮、城鄉社區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下沉,形成“省-縣-鄉”或“市-縣-鄉”一體的縱向聯合。在杭州市江干區凱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居民張大媽坐在“云診室”里就診,社區全科醫生通過電腦視頻和邵逸夫醫院的戴紅蕾醫生“會診”,為張大媽分析最佳診療方案。據該中心主任扈俊峰介紹,目前,基層首診“健康云”、醫養護一體化簽約服務和慢性病項目化管理已成為中心的“主打”服務。

    扈俊峰表示,基層首診“健康云”,以邵逸夫醫院、浙江繹盛谷等聯合開發的全國首個分級診療為核心“納里健康云平臺”為依托,開創了以實體醫院為支撐,以手機APP創新醫患、醫醫、醫藥聯動服務新模式。通過搭建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云診室”以及移動端的納里醫生、納里健康應用,連接省、市屬醫院組建“醫聯體”,免費提供“四大中心”會診服務(心電、影像、檢驗、視頻會診)。率先開通預約、轉診、會診及咨詢四大應用,并推出了云檢驗、云檢查、云配藥等服務。以數字電視和可穿戴設備為載體,在電視機上完成居民簽約,智能穿戴設備連接全科醫生和患者。

    和大醫院的看病需求不同,居民更希望能從社區醫院獲得全面的健康照顧。扈俊峰表示,凱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出了醫養護一體化簽約服務,通過“一對多”結對簽約的形式,把社區全科醫生和社區居民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家庭里的每個人都可選擇自己喜歡的“私人醫生”。中心還應用智慧醫療技術,優化“自助掛號、自主選醫生、診間結算”的全科門診流程;設立簽約預約門診,通過診間預約、精確轉診,實施有序的分級診療;通過慢病紅綠燈系統,開展防治結合的健康管理;為有需求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及出院 病人提供居家診療和護理、康復等服務。

    慢性病的項目化管理,通過配備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慢阻肺、腫瘤等五個方面的首席醫生,設立慢病聯合診療中心,有效銜接全科醫生和上級醫院專科醫生,加強對全科醫生的技術指導,實施防治結合的慢病管理規范,不斷優化技術服務流程,不斷提升社區慢病管理效果,并針對社區的高發疾病,與三級醫院合作開展高血脂、腫瘤、心率失常等疾病的人群篩查和預付服務。

    “暖心暖胃”溫情醫療服務貫穿始終

    去大醫院不僅僅是治病,還伴隨著焦慮的心情。尤其是手術患者的家屬,在“漫長”的等候中幾乎無不“坐臥不安”。

    黃東勝指出,“患者來醫院并不僅僅是就醫,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為此醫院做了很多改造和完善服務措施,努力讓患者到醫院既是看病又能享受高品質的‘生活’”。

    浙江“智慧醫療”融入百姓看病全程-智醫療網

    手術、ICU病人家屬等候區,可通過電視屏幕實時了解患者手術治療動態

    在浙江省人民醫院,“溫情醫療服務”可謂“無微不至”。比如在用房緊張的情況下,還專門設置了“手術、ICU病人家屬等候區”,患者家屬可以通過電視屏幕,實時了解患者手術治療的動態信息。等候區還添置了座椅、飲料機、電話等便民設施,并適時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讓病人家屬舒緩緊張的心情。

    而走進醫院的住院大樓,左手星巴克、右手鮮花店,旁邊還有曉風書屋,再向里走還有杏一醫療用品商店、24小時全家超市,很容易讓人忘了這里是醫院的感覺。

    對于住院患者及家屬來說,每天的就餐、洗護也是個老大難問題。黃東勝表示,醫院為此打造了“杭城最好的醫院食堂”行動,配備專門的營養師、營養廚師、配餐員,進行食品安全培訓,推行住院患者用餐成本核算,公布一周菜單和住院患者餐飲收費標準等,讓患者及家屬感受到“暖心暖胃”的貼心服務。

    浙江“智慧醫療”融入百姓看病全程-智醫療網

    圖為住院大樓內的生活設施

    在住院部每個病區還設有一個清洗間,一臺微波爐,一臺洗衣機,兩臺烘干機,在干凈、方便、衛生的同時,避免了患者家屬陪護期間洗衣無處晾曬的問題。

    上述種種接地氣的醫療服務,大大提高了為患者診療細節的服務質量,但浙江省人民醫院又是如何想到做到的呢?

    黃東勝透露,醫院還有一項特別的“員工服務體驗活動”。“讓醫生當病人,自己把掛號、看病、住院的流程都體驗一遍,查看環節那些還不夠流暢便捷。首次體驗在2014年8月4日至24日,醫院領導擔任體驗小組組長,共27位新員工參與,每人體驗經費3000元,服務體驗環節包括門診、急診、住院、醫院導視系統;體驗方面包括導診分診、掛號收費、候診就診、檢查檢驗、取藥等服務流程,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溝通與告知、專業水平、服務時間、服務流程和儀表儀容,活動結束后還對體驗后整理出的意見建議形成簡報,提交醫院相關部門落實整改。之后,這樣的體驗就成了醫院‘新員工的第一課’”。黃東勝說,新員工與大家都不熟悉,在體驗過程中更容易發現問題,從而將服務內容不斷推進和優化。

    (來源:新華網)

    標簽:醫療大數據智慧醫療遠程醫療健康大數據移動醫療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