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衛計委詳解分級診療與遠程醫療

    衛計委詳解分級診療與遠程醫療

    在近日的“首屆中國(天津)國際遠程醫療技術展覽會”之“遠程醫療在中國”高端論壇上,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醫藥創新與新技術研究室負責人程龍圍繞“分級診療與遠程醫療”這一主題作了精彩報告,報告中程龍就何為健康的衛生體系及智慧分級診療體系的建設等問題作了詳細介紹,在此作一簡要匯總。

    何為健康的衛生體系?

    在程龍看來,一個健康的衛生體系應該是民眾、醫生和政府各利益相關方都滿意的體系。如民眾看病不難、不貴,在家便能享受到大醫院的診療水平,醫生能夠有尊嚴地治病,有陽光的回報。對于政府而言,健康的衛生體系應該是高效、低耗、公平的衛生體系。政府在其中所承擔的責任是制定好規則,做好標準化,在控制風險的情況下鼓勵創新。

    但目前我國“倒金字塔式”的醫療體系卻使醫生、患者和政府三方均不滿意。用中醫的話來講就是“肝陽上亢”(醫療資源“上滿下虛中斷”),因此一定要標本兼治、活血通絡。

    在程龍看來,單靠行政及價格杠桿構建的分級診療體系的“平肝潛陽”的方法,乃治標之舉,而“補益肝腎”,提高基層診療能力乃治本之要,信息化則起著活血通絡的作用,通過實現信息的互通互用,打通各個環節,以實現優質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

    智慧分級診療體系建設

    談及智慧分級診療體系建設,程龍認為分級診療體系應該基于專業化和標準化才能達到智慧化。目前種種跡象表明,建設智慧分級診療體系已經具備了可行性,這在政策層面、技術層面及產業層面均有所體現。十八屆三中全會曾提出,要發揮信息化優勢,加強區域醫療資源整合,帶動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促進分級醫療模式形成。再者,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醫療的大時代已經來臨;最后,開放、合作、共享,產業鏈參與協同創新。

    為此,程龍提出要構建一個整合平臺,構建一個良好的創新模式。會上,他特別強調了智慧分級診療體系頂層設計創新性的重要性。其創新性包括路徑創新和融合創新。所謂路徑創新,即多學科集成創新,以“專業化、標準化、智慧化”為要素,實現技術可復制性;融合創新即頂層設計與規范評價、衛生系統深度融合創新,行業具有可推廣性。

    另一方面,頂層設計還需體現前沿性,實現專業化分工、標準化實施、智慧化協同同步推進;另一方面要獲得國際相關組織認可,進而在發展中國家推廣。

    要實現智慧醫療健康服務協同模式創新,讓國民獲取方便可及的可信賴的醫療健康服務這個目標,程龍認為需要通過“專業化、標準化、智慧化”三化聯動,形成“理論研究、智慧協同平臺構建、區域診療協同應用、社區健康服務應用及模式評價”間的完整循環。

    談及智慧醫療、健康服務協同理論與實踐模型研究,程龍表示,首先要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除實現其基本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功能外,還應通過遠程醫療增強其協同醫療和協同健康服務能力。

    智慧分級診療協同模型

    程龍認為,要將現有“倒金字塔”式的醫療體系扭轉過來,可將醫學檢驗等服務交于第三方機構,并將常見病的普通門診病人分流至基層醫療機構。

    大體而言,智慧分級診療協同包括政策、技術、人員、服務、醫保及家庭六大方面的協同,涵括了政府引導/政策配套,技術支持,專家支持,健康、慢病和急病管理服務,以及保險創新等眾多環節。

    衛計委詳解分級診療與遠程醫療-智醫療網

    在人員方面,程龍特別強調了全科醫生所起的作用。他認為,全科醫生在疾病的全程監管、增強對患者的人文關懷,提高患者的疾病防治知識,保證家庭健康,促進整個體系健康運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談及保險方面的創新,程龍表示,可應用可穿戴設備等技術手段對患者的生活習慣(如運動、吸煙、飲酒)進行監測,并將其監測結果與醫保報銷相掛鉤。

    智慧分級診療組織協同案例

    據程龍介紹,智慧分級診療體系在組織協同方面還有很大可為空間。會上,程龍介紹了一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干預的組織協同案例。這是一個借鑒遠程醫療技術的基于社區分級診治健康服務包的研發,其參與機構有中山大學等學術機構,政府部門,三級醫療機構,社會機構和企業。

    這些機構在組織協同過程中各司其職。其中,學術機構所承擔的工作是制定專業標準、提供培訓認證、保證服務質量可靠;政府部門所承擔的工作是提供政策支持、協調各級機構、解決運營經費等問題;社區醫院/鄉鎮衛生院、區域眼科診療中心及國家眼科診療中心三級醫療機構在其中則承擔了篩查、專科診治、質量控制等工作。企業等社會組織則發揮著分級協同服務的作用。

    衛計委詳解分級診療與遠程醫療-智醫療網

    程龍表示,這種模式對患者、社區醫生、政府三方均有益。從患者而言,可盡早發現和診療疾病;對社區醫生而言可獲得遠程醫療專家的指導,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對政府而言有助于降低疾病的發病率,減輕醫療負擔。

    據程龍介紹,目前的統計數據發現,此案例中17%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此前并未被發現。若能提早發現,將可以通過可穿戴設備監測等多種方式進行綜合管理。

    在程龍看來,唯有通過智慧分級診療協同模式,多個維度協同作戰,才能解決現有醫療衛生體系中所存在的各種問題,推動現有醫療服務模式的創新發展。

    進一步研究方向

    對上述健康服務包的研發,程龍表示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他表示,需進一步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幾個:

    1. 需要對衛生經濟學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的評估;

    2. 其他分級診治健康服務包的開發,包括腦、心、骨、呼吸、婦幼保健等適應證領域,均有大量工作基礎;

    3. 需要研究協同分級診治的績效評估和利益分配機制,比如商業保險如何介入等;

    4. 移動醫療中哪些能“移”,哪些不能“移”,其主戰場在哪?

    5. 研究信息化、移動醫療、智慧醫療、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對醫療衛生模式的改變。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