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觀點 > 移動醫療是否偽剛需,低頻需求能否撬動用戶痛點

    移動醫療是否偽剛需,低頻需求能否撬動用戶痛點

    隨著國內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眾對醫療健康的關注,移動醫療將得到一定的成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移動醫療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達到28.4億元,預計到2017年底,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元,達到125.3億元。

    然而,互聯網行業龍蛇混雜,是否為了獲取投資人的青睞而生造用戶需求,營造出行業繁榮的假象,將泡沫越吹越大,這需要交由市場選擇;若用戶體驗后,未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粘性,則再多的鼓吹也只是鏡花水月。

    目前的醫藥O2O行業,有不同的經營模式,其中有以叮當快藥為代表的傳統藥企轉型;BAT等互聯網巨頭的入場;實體連鎖藥店的自主經營等。

    移動醫療是否偽剛需,低頻需求能否撬動用戶痛點-智醫療網

    從叮當快藥的經營模式來看,傳統藥企轉型升級有著資源優勢。由于藥品及時性的需求,配送時間也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叮當快藥在速度上獨具優勢,這得益于其背后的,在傳統醫藥行業有15年積累的仁和集團進行品牌布局。通過與260家知名藥企共同打造了“FSC藥企聯盟健康服務工程”,將O2O模式延伸到工業及商業端,將藥企、藥店和消費者打通,聯合傳統醫藥企業整合行業資源,通過聯盟成員原材料、包裝材料、輔料等的集中采購,從產業鏈上游降低藥品成本,從而降低藥品價格。

    擁有傳統資源支持的叮當快藥目前覆蓋范圍最廣,布局全國26座城市,超過600家合作藥店。業內人士認為,大型藥企的優勢在于品牌優勢,叮當快藥的權威性和專業性是其他品牌無法比擬的,通過為其線下合作藥店提供信息支持和發布、品牌包裝、送藥培訓、店員業務的操作標準等服務,提升藥店原有的經營效率,形成緊密和合作關系。

    除了傳統藥企,互聯網巨頭也看準了大健康產業的發展空間。此前,阿里健康啟動“阿里健康未來合伙人計劃”,將與全國百余家線下藥店合作,共建一個打通線上線下的B2C+O2O模式運營平臺。

    阿里健康將聯動國內外生產、分銷企業,為藥店提供有競爭力的藥品供應價格、物流配送服務、資金貸款、店員培訓、藥劑師咨詢等配套支持服務。藥店借助阿里健康提供的流量、工具和服務,寄望能將中國的幾十萬家實體藥店或將延展為“便利店”、便民體檢點甚至是社區的中心。互聯網巨頭的介入無疑有著資本的優勢,將對醫藥O2O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益豐藥房所代表的傳統連鎖藥店也在積極“觸網”,涌向互聯網醫療的風口。益豐藥房從2013年底便正式啟動了醫藥電商業務,先前主要以B2C線上模式做全國消費者線上購藥需求和服務,目前也瞄準了O2O模式。據悉,益豐藥房將依托其在華中、華東地區密集的社區門店網絡布局優勢,以及線下龐大的會員數量和會員管理體系,開展線上、線下藥事服務、遠程診療服務、健康管理、線下商品交付等服務功能,通過盤活線上線下資源著力打造O2O云服務平臺。

    從目前情況來看,無論是哪一方入局,都是寄望于通過資源的整合,為用戶提供整體性服務,因為單一的服務屬性已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并且,醫藥O2O之所以在面世之初有人產生質疑,其根據在于相對應餐飲、洗衣等細分領域,用戶在藥品上的消費相對低頻,從而無法形成足夠的利潤,稱不上撬動了用戶的痛點。

    但需要指出的是,醫藥O2O仍然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更多附加服務還有待于開發,就目前的階段而言,多方入局,實際上是為了提前布局,搶占市場及用戶資源。未來,無論是政策的開放,釋放出更大的市場體量,還是深挖健康服務潛力,空間都將是巨大的。因此,用戶的低頻會隨著更多更好的服務而轉變,然而若想等到那一天,現有的市場將會如同其他細分領域一樣,面臨新一輪洗牌,最終能留下的企業,也將是跳脫這個命題的審問。

    (來源:新科技)

    標簽:醫療大數據智慧醫療遠程醫療健康大數據移動醫療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