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遠程醫療落戶大渡口 群眾就醫更加便捷

    遠程醫療落戶大渡口 群眾就醫更加便捷

    如果能有一種方法,在家門口就能輕松完成看病的流程,既不用找車位、排長隊、等專家、擠公交,該有多好。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傳統的就醫模式正在悄悄發生著改變,而遠程醫療就能使之變為現實。

    日前,筆者走進萬家燕集團,了解到他們正致力于打造互聯網+立體醫療體系,規劃建設云端醫療平臺,并將醫療資源落到基層,使轄區群眾就醫更加方便快捷。

    轉型篇

    構建科技高地揚帆轉型跨越

    建立互聯網+立體醫療體系

    2008年,萬家燕集團進駐大渡口,揭開了轉型發展的篇章。經過探索,萬家燕圍繞“三位一體”的健康產業發展新格局,逐步形成了“以醫、藥聯動為基礎,以區域醫療一體化為核心,以醫療、養老互動為延伸”的健康產業立體發展新格局。

    筆者了解到,在“互聯網+”蓬勃發展的當下,萬家燕以互聯網技術為手段,開始致力于打造互聯網+立體醫療體系。“我們通過區域

    內相關醫院及社會醫療機構的聯合,實現資源共享、數據共享、發展共享,搭建完善的分級診療體系,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平價公平的醫療服務。”萬家燕集團董事長燕宏介紹道。

    創新篇

    打破思維局限引領創新變革

    打造云端醫療平臺

    不久前,遠程問診功能在萬家燕連鎖藥房中正式“安家落戶”。“我們以互聯網技術為紐帶,通過萬家燕連鎖藥房覆蓋全市的百余家直營門店體系,萬家燕連鎖醫院的醫療資源可以下落到基層,力求實現不同板塊、不同層級的醫療資源的有機融合與無障礙流通,真正為廣大百姓服務。”萬家燕集團董事長燕宏說道。

    據悉,萬家燕集團不同層級的醫療單位之間的信息,也通過云端醫療平臺的大數據功能實現醫療信息的共享。小型門診無法處理的較復雜疾病可以通過電子病歷發送的方式聯系上層醫療機構,上層醫療機構的復診隨診通過網絡支持的智慧醫生服務功能上門隨診,讓醫院跑而不是讓病人跑……

    民生篇

    創新改變生活科技走進萬家

    群眾家門口即可看病

    筆者在遠程醫療中心看到,患者通過電腦視頻與在線的醫生進行對話,隨時拍照可以上傳到系統,供醫生查看;同時,體溫、血壓、血糖等數據也可上傳,供醫生斷癥。若開具了處方,紙質處方會從患者所在的診點打印出來,上有醫生姓名、患者病情等信息。

    “我家住在新山村街道,附近就有一個萬家燕遠程醫療的診點,走條街就到,看病買藥都很方便。通過登錄萬家燕遠程問診系統,我就可以連線萬家燕醫院的醫生,為我的病情提供建議。”居民曹阿姨說到。

    據悉,萬家燕旨在打造老百姓“家門口的醫院”,使社區居民步行15分鐘內即可達到“診點”,選擇醫院醫生進行遠程醫療咨詢。

    對話篇

    聚焦行業動態傾聽企業聲音

    擁有私人健康管家不是夢

    筆者:“互聯網+”將對醫療行業產生什么影響?

    燕宏:醫療行業目前還是更著重實體體驗,但互聯網會作為一種工具,讓實體體驗變得更加便捷通暢,就醫的地域性、區域性限制將被打破。我們16年的發展,在實體方面已布局了醫藥、醫療2大板塊,通過遠程會診將醫療信息傳遞到北京、上海等地的醫院共同會診,讓診斷更加精準,就醫時間明顯縮短。

    筆者:要如何改變群眾的傳統就醫方式,普及新型技術?

    燕宏:我們通過與群眾簽訂家庭醫生合作協議,對合約者進行健康管理,簽約者可咨詢簽約的健康管家(家庭醫生)為他們量身打造健康管理方案。

    政策篇

    完善政策機制激發創新活力

    加大力度扶持社會辦醫

    筆者了解到,為進一步加大對社會辦醫的支持力度,引導社會辦醫規模化、多層次發展,實現公立醫療機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分工協作、共同發展,我區出臺了《重慶市大渡口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通知》,旨在積極推動我區各醫療機構發展。

    大渡口區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我們積極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各類醫療機構,鼓勵在全區范圍內開設三級綜合醫院、二級以上專科醫院、中醫醫療機構、康復醫院、護理院、個體診所,設置以上醫療機構可以不受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的限制,并且優先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加快形成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營利性醫療機構為補充的社會辦醫體系。”

    據悉,除了放開設置門檻,我區還鼓勵各醫療機構發展大健康服務,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并鼓勵和引導合資合作。

    與此同時,落實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優化服務環境,助力我區各醫療機構蓬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多層次、個性化的醫療服務需求。

    (來源:華龍網)

    標簽:醫療大數據智慧醫療遠程醫療健康大數據移動醫療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