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國家提出“互聯網+”的理念后,互聯網與傳統領域的碰撞就火花不斷,從餐飲到打車再到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眾多互聯網+的信徒們改造著一個個行業。那下一個風口將在哪里產生,答案是互聯網+醫療領域。
傳統醫療有哪些痛點?
任何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痛點,讓消費者覺得不爽的點,這些點也是互聯網改造的重點,就醫療行業而言,相信去過醫院的人都知道,值得改造的點還真的挺多。
1、據現有醫療數據顯示,一個專家每天要接診100個患者以上,在患者多醫生少的情況下,院方為提高效率,必然對每一個前來就診的患者草草了事,簡單詢問幾句就去開藥了,這就很容易出現藥不對癥的問題。
2、有人做過統計,患者在就醫門診排隊的平均時間超過三個小時,這比去銀行排號的時間還長。特別是在一些三甲醫院車滿為患,就連停車也得需要20分鐘。這種高昂時間成本也往往成為患者及其家屬的吐槽點。
3、大部分醫院的數字化普及程度不高,院方僅有的一些數字化設備,也僅限于醫生診治系統,患者及家屬基本感受不到數字化氣息。醫院與患者之間的互聯通路沒有打開,大大降低了就診效率。
4、患者住院,家屬陪護過程中除了病疼折磨,枯燥無聊也讓患者及家長心煩意亂,感覺住院就像坐牢一樣。
互聯網將如何進行改造?
我們看到的傳統醫療的痛點都是表面現象,使用互聯網的手段去改造必須抓住其本質,通過互聯網技術和應用來改變醫療流程,打通醫患關系,提高醫療效率。
1、互聯網醫療將服務對象鎖定為患者及家屬,并用互聯網設備讓醫院,醫務人員和患者的關系打通,做到實時聯接。實現床頭查詢醫療信息,費用明細,床頭繳費,代替呼叫中心,移動查房,提高現有醫療效率。
2、為患者建立終身電子醫療檔案,詳盡記錄每次治療細節。醫生即可通過互聯網設備同步了解患者治療進程,檢查項目及結果,甚至是遠程會診。讓每一次就診更加準確高效。
3、治療是基礎,護理是重點。互聯網的接入讓遠程護理成為可能,醫生只需根據健康檔案對患者指導即可,有問題也可以遠程解決,減少患者到醫院就診頻率,助力患者康復。
4、娛樂和辦公系統在互聯網醫療中的應用是十分必要的,這將大大改善患者及家屬對傳統醫療枯燥的印象,有助于對醫療這件本就不太好的事情的體驗。
醫院在互聯網醫療前的思考
國家一直積極倡導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各部委也多次發文推進各級政府、醫院實施互聯網信息化。但實施進程較為緩慢。新事物的推出總是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的。在互聯網浪潮前,醫院該如何接入互聯網確實是需要好好考慮的。
1、對患者有價值的服務
互聯網醫療不僅是醫院的信息化,還有患者的信息化,是從本質上去改造醫院和患者方,這將是個漫長的過程。改造過程中如何進行平穩過度,如何讓患者的價值最大化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2、對醫院利益的貢獻
目前來說醫院還是商業機構,談盈利是難免的。互聯網醫療相對于傳統醫療最大的利益點在于效率的提升,效率提升帶來利益提升是自然的事。再加上信息化帶來無紙化辦公等方面的成本節約,互聯網醫療將有助于醫院利益的提升。
3、對醫院政績,形象的提升
互聯網醫療對每個醫院領導都是一個政績工程,不管是公立醫院還是民營醫院,干好了就有提拔的機會,是對醫院政績和形象的提升。
(來源: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