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喜得貴子,這在女性生育年齡普遍推遲的今天顯得很平常,但對于曾接受過膀胱癌根治手術的陳女士來說,這不僅是一次生命的歷險、上天的眷顧,還是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互聯網醫療共同開創的一個醫學奇跡。
陳女士四年前接受的是國際上最先進的根治性膀胱切除和Studer原位新膀胱再造手術。目前國內外尚沒有術后懷孕的報道,在沒有任何借鑒的情況下,醫大二院多學科專家利用互聯網醫療遠程密切指導,不僅確保了新膀胱功能,還幫助陳女士成功度過孕期多次母嬰危機。今年9月在醫大二院泌尿科、婦產科、外科、新生兒科等多學科全力合作下,一個2040g的男嬰健康出世,這個歷經艱難來到世上的寶寶創造了世界醫學的新奇跡,他是全球第一個膀胱癌Studer原位新膀胱術后成功生育的健康寶寶。
膀胱全切后做媽媽無國際先例
2011年6月,28歲的陳女士在深圳新婚不久就出現了“尿頻和血尿”。當地醫院檢查疑似膀胱癌,陳女士夫婦當時就蒙了,這對年輕的夫婦上網檢索后,發現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泌尿外科在全國治療膀胱癌處于先進行列,特別在新膀胱再造方面造詣頗深。這對年輕的夫婦毅然啟程來到天津尋求治療。
醫大二院副院長、國內著名泌尿外科專家徐勇教授和泌尿外科主任張志宏教授為陳女士進行了國內外最新的根治性膀胱切除術+原位新膀胱術再造手術,醫生創新性地反經典術式而行,冒險保留了陳女士的全部生殖器官。術后經隨訪恢復良好,完全能正常工作生活。
轉眼三年過去了,三年中,陳女士生活幸福,堅持定期接受醫大二院的隨訪,和張志宏教授保持著聯系。去年6月的一天,張志宏突然接到陳女士的電話,陳女士說她想做母親,不知道這個愿望能否實現。張志宏第一反應是高興,說明自己的患者對現在的身體狀態很滿意。他沒有立即回答陳女士的問題,回到家開始查閱資料,但各種國際文獻都沒有找到可借鑒的病例。研究借鑒其他尿流改道術后懷孕病例,張志宏認為陳女士懷孕可能會破壞再造的新膀胱影響排尿功能,而新膀胱也可能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
張志宏與該院產科主任華紹芳研究溝通后,認為陳女士在懷孕的各個時期都會遇到傷及母嬰的嚴重問題,甚至會危及陳女士的生命。如孕早期受激素變化影響,新膀胱可能造成機體對尿液中的鉀吸收,導致高氯性酸中毒,可能導致胎兒流產。孕中期,隨著胎兒對新膀胱及盆腔的壓迫,輸尿管擴張會導致腎積水,引發腎功能受損及貧血。分娩期,可能由于子宮過度膨大影響新膀胱血供,使新膀胱缺血功能受損導致再造膀胱失去功能。另外,新膀胱術中,陳女士腹腔結構已經發生改變,進行剖腹產手術難度也將加大。這一系列可能出現的問題擺在陳女士和張志宏面前,而且沒有可借鑒的先例。當醫生將這一切可能告知陳女士,勇敢的她仍決定舍命一試。
度過重重關口娩出健康寶寶
今年1月,深圳傳來喜訊陳女士懷孕了。從此,張志宏微信中聊天記錄頻繁地出現了陳女士的各種檢查資料,從深圳到天津,這對醫患開始踐行“互聯網+”的新型醫療模式。
一切如醫生所料,酸中毒、貧血、腎積水如約而至,因為早有準備和預案,每一個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從孕21周開始,陳女士因為腎積水、貧血嚴重從深圳回到天津,再次住進了醫大二院,這一次是幸福的住院。為減少雙側腎積水,齊士勇醫生為陳女士實施了雙側經皮腎穿刺造瘺術。盡管這樣的治療讓陳女士在此后的妊娠過程中無法躺著翻身,但孩子的健康發育也抵過了所有身體不適。國內著名血液病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天津血液病醫院)張磊教授親自指導了陳女士的貧血治療。8月19日陳女士轉入產科病房,經該院產科、泌尿外科、新生兒科、普通外科、婦科、影像科等在內的多學科會診,為陳女士制訂了個體化治療方案。專家們密切合作,攻破了腎積水、糾正了嚴重貧血、低蛋白血癥、妊娠期糖尿病,避免了胎頭對新膀胱的壓迫而引發新膀胱缺血壞死,又盡力保證早產兒存活、減少早產并發癥的發生等一系列問題,終于到了胎兒34周,最重要的一關即將來臨。
由于此前膀胱癌手術對盆腔解剖結構、臟器毗鄰的影響,剖宮產術難度增加。手術由該院徐勇教授親自指揮,由產科劉俠君、華紹芳副主任醫師、泌尿外科張志宏教授、普通外科劉庚主任組成的手術團隊;朱王輝主任等組成的手麻團隊以及孫夫強主任帶領的新生兒救治團隊共同完成了這臺完美的手術。一個體重2040g的男寶寶健康出世,一評8分,立即進入新生兒病房進一步監護。國慶節前夕,母子平安出院回到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