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回顧互聯網醫療行業歷史能清晰地發現,2014年之后,國內大多數“互聯網+醫療健康”項目由于無法落地,最后都成為了資本泡沫,無疾而終。
直到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加之國家政策的扶持,才讓沉寂已久的互聯網醫療公司們重新站在了浪潮之巔。
公開資料顯示,疫情爆發后,僅國家衛健委、發改委等中央級部委發布的支持互聯網醫療與健康的通知、文件或方案就多達14份。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2020年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為1961億元。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將擴至2831億元。Mob研究院發布的調研報告則稱,到2025年,我國廣義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級別。
資本們紛紛嗅到了新機遇,迅速在互聯網醫療賽道掀起了一輪投融資與上市浪潮。據統計,2020年,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數量為922起,投資金額高達3496.85億元,投資規模同比增長48.9%。
細化到頭部公司標的來看。從去年至今,微醫共進行了三輪融資,總融資額超過7.5億美元,目前其正處于港交所遞表階段。據路透社消息,微醫發行時的市值或將達到150億美元。
盡管在一級市場,互聯網醫療公司們備受投資機構熱捧。但在二級市場,這樣的情緒已開始發生轉變:由于國內疫情基本消退,投資者們逐漸轉向理性。
來源:云禾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