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互聯網診療升級:單病種線上管理專家共識建設成新突破口

    互聯網診療升級:單病種線上管理專家共識建設成新突破口

    2021-06-24 資訊 Eli

    互聯網診療升級:單病種線上管理專家共識建設成新突破口-智醫療網

    互聯網醫療資源取得一定突破后,如何與傳統醫學、權威認知等做交融,真正促進互聯網醫院發展等,成為發展中新的問題。

    近日,由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信息交流與數字化防控工作委員會牽頭、醫聯參與的《艾滋病互聯網診療管理專家共識》正式啟動,與此同時,醫聯也宣布成立學術委員會。

    據統計,新冠疫情后的線上問診量比上年同期增長20倍,線上預約專家、線上問診開藥已經成為常見病,特別是慢性病治療復診的常態化模式。

    醫聯創始人、CEO王仕銳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互聯網醫療經過多年發展,尤其是此次疫情后,出現了很多很多新場景,新基建的基礎,使得整個行業進入到非常高度發展的階段,但與此同時,互聯網醫療資源取得一定突破后,如何與傳統醫學、權威認知等做交融,真正促進互聯網醫院發展等,成為發展中新的問題。

    王仕銳認為,要真正發展互聯網醫療,一定要扎扎實實地把學科建設做起來,互聯網醫院也需要一個真正的、規范、權威的疾病管理方法。

    就此,一些專業學會以及包括醫聯在內的互聯網醫療企業也在進行相關探索。

    如不久前,由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牽頭,醫聯參與,國內十多位權威專家共同發起、制定的《互聯網醫院糖尿病線上管理中國專家共識》已經正式發布,這是國內首個互聯網醫院糖尿病線上管理專家共識。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肖建中向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媒體指出,中國糖尿病患者基數非常大,而且缺乏一種系統性的長期化管理模式,這個共識給出了互聯網醫院的線上管理的定義以及具體管理方式等,是依托互聯網醫院的糖尿病線上管理平臺,內分泌科醫生、醫生助理、護師、藥師、營養師等多學科糖尿病管理團隊協同參與,開展健康咨詢等服務的過程。通過互聯網醫院個人去建立診療方式都是包括在內的。

    在上述啟動會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畢新宇教授還發布了另一項學科建設成果:《肝癌患者常見藥物治療相關不良反應互聯網管理專家指導意見》。

    畢新宇指出,靶向聯合免疫治療帶來治療上的進步,但同樣也會有相應的不良反應。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的控制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不同于傳統的手術治療,對于系統治療來說,它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這樣的治療大部分病人在院外進行,在這種情況下單憑醫生的個人的能力,或者單憑醫生的努力,是很難達到精準的對不良反應的控制和指導的。

    “因此在這樣一個情況下,以醫聯為代表的互聯網醫院正好來填補了我們在患者不良反應或者患者院外管理的空白,基于這樣一個要求和這樣一個形式,我們聯合國內各專業學術團體和在肝癌系統治療非常有經驗的專家,我們制定了這樣一個不良反應的互聯網指導意見。” 畢新宇介紹說。

    在中國社科院健康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銀川互聯網+醫療健康協會名譽會長陳秋霖看來,互聯網醫療未來的發展還得靠創新、規范的發展,包括慢病的管理、全健康的管理,甚至互聯網醫療和公共衛生、艾滋病防控、皮膚病防控等結合有很大的空間。

    陳秋霖通過對美國互聯網醫療發展研究發現,其中專業背景和執業人數的規模、醫保覆蓋類型等是主要影響因素。

    陳秋霖也指出,互聯網醫療發展需要遵循客觀規律,互聯網醫院并不是簡單地將醫療放到線上,需要進行重塑,這種重塑行為不僅是針對患者的行為,也是重塑醫生的行為。

    “遵循規律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平臺經濟的機制,包括如何有效地互聯互通連接起來發揮規模經濟、發揮范圍經濟做小成本、提高效益;同時要創新驅動,未來的發展還得靠創新、還得靠規范發展。”陳秋霖指出。

    在陳秋霖看來,持續的模式創新,互聯網醫療有很多模式,包括慢病的管理、全健康的管理,甚至互聯網醫療和公共衛生、艾滋病防控、皮膚病防控等結合有很大的空間,進一步解決互聯網醫療的定價的問題,要給它相應的賦能及價值。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