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艾滋病互聯網診療管理專家共識》項目啟動 線上疾病管理開啟共識規范模式

    《艾滋病互聯網診療管理專家共識》項目啟動 線上疾病管理開啟共識規范模式

    2021-06-22 資訊 Eli

    《艾滋病互聯網診療管理專家共識》項目啟動 線上疾病管理開啟共識規范模式-智醫療網

    來源:華夏時報

    《艾滋病互聯網診療管理專家共識》啟動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郭怡琳 于娜 北京報道

    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家從“醫”“藥”“險”三方面頒布了數條鼓勵政策,公眾線上就醫習慣逐漸養成,互聯網醫療蓬勃發展。作為一種新型醫療模式,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對互聯網醫院的服務質量、管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規范發展,這意味著行業將通過“規范”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6月16日,醫聯宣布牽頭成立互聯網醫院醫聯學術委員會,旨在真正發揮“互聯網+醫療健康”在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康復中的支撐作用,促進行業健康規范發展。醫聯將與學術委員會專家一道,針對互聯網醫療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局限和困境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進一步整合線上線下醫療資源,牽頭并參與多病種的互聯網管理專家共識制定。

    同期,《艾滋病互聯網診療管理專家共識》正式啟動,旨在將互聯網與艾滋病防控工作深度融合,規范艾滋病的互聯網診療和患者管理,為互聯網醫療更好地應用于艾滋病的防控提供指導。

    醫聯創始人、CEO王仕銳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達了對于學術委員會的期許:“針對一個一個病種,扎實做學科建設,與業內頂尖的專家合作,就疾病線上管理存在的關鍵問題,給出規范細致的指導意見,為在線上執業的醫師帶來實際幫助,降低線上管理的風險,保障患者安全和權益。”

    推動互聯網診療規范化發展

    在過去的若干年中,我國醫療技術行為標準缺乏全國統一的標準,主要依靠上級醫生的言傳身教、相關專業權威醫學著作內容、相關專業醫學雜志內容等。直到2006年,循證醫療概念在國內被學界廣泛認可。國家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總后衛生部三家聯合委托中華醫學會,由其各醫學分會先后制定了相關的學科指南、共識、臨床路徑。

    互聯網醫療發展至今,不斷有業內專家認為,線上診療之路便是將當年線下診療發展規律與互聯網特色相融合。因此,對于線上診療而言,同樣面臨疾病診療缺乏全國統一標準規范的窘境。

    王仕銳坦言:“這正是醫聯成立學術委員會的初心所在。如何借助互聯網醫院便利性、可及性、智能性等優勢,保證醫療服務的規范性和有效性,保障醫患的切身利益,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希望能聯合多方的學術力量,把醫聯過往在患者線上管理體系搭建、院外管理標準化流程以及學科建設上的經驗分享出來,與社會各界共同探討、推動和促進互聯網醫療行業的規范化發展,更好地賦能醫生,服務患者。”

    正如王仕銳所言,中國首個互聯網醫院糖尿病線上管理專家共識,就是醫聯和內分泌學界委員們共同制定。2021年5月份,醫聯牽頭,聯合肖新華教授、郭立新教授一起制定并正式發布該共識。作為互聯網醫療與學術有機結合的一個完美示例,醫聯在糖尿病線上管理領域積累了大量詳實的臨床證據,以及創新、有效的多崗聯動機制,賦能醫生,服務患者。在此基礎之上,醫聯先后與多位專家一起,針對臨床實踐中面臨的問題研究對策,發布共識,讓疾病上管理“有據可依”,規范行業發展。

    醫聯學術委員會首席顧問專家程書鈞院士對此表示:“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將在更大的視野上看到,在生命科學發展過程中不曾出現的現象和數據。而這些現象和數據的揭示,將推動醫學科學的發展,甚至重大的革命。期待醫聯利用信息化和大數據加深對疾病的認識,為人類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艾滋病互聯網診療管理專家共識》啟動

    2018年初,醫聯以肝病為切入點,將業務聚焦于互聯網慢病管理,始終堅守嚴肅醫療發展戰略,持續以學科建設為核心驅動,逐個病種探索安全有效的院外管理方案,努力為患者的醫療結果負責。在此次學術委員會成立儀式上,來自糖尿病、腫瘤和艾滋病等多領域的臨床專家分享了其與醫聯共同研究的最新學科研究進展。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肖建中介紹了醫聯參與制定的《互聯網醫院糖尿病線上管理專家共識》(以下簡稱《糖尿病共識》)。該《糖尿病共識》已于今年5月份發布,是國內首個互聯網醫院糖尿病線上管理專家共識。《糖尿病共識》首次對互聯網醫院糖尿病線上管理做了明確定義,制定了互聯網醫院糖尿病線上管理的規范化流程,強調要對不同患者,在管理內容及控制目標上對應進行分層管理,并制定不同的隨訪計劃,明確了線上、線下雙向轉診標準等,同時明確線上管理團隊成員組成及其職責。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畢新宇分享了與醫聯合作的腫瘤患者院外互聯網隨訪管理項目的進展。該項目于去年10月份啟動,經過近8個月的討論總結,《肝癌患者常見藥物治療相關不良反應互聯網管理專家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將于近期正式發布。《指導意見》旨在為肝癌患者院外接受系統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相關不良反應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意見,以提高肝癌患者生活質量,使患者治療獲益最大化。

    艾滋病是世界上最重大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目前尚無能夠治愈艾滋病的特效藥,亦無能夠有效預防艾滋病的疫苗,但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使艾滋病成為一種可治療的慢性疾病。基于此,活動當天,由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信息交流與數字化防控工作委員會牽頭、醫聯參與的《艾滋病互聯網診療管理專家共識》正式啟動。互聯網技術可以有效助力艾滋病預防工作,對于中國乃至全球艾滋病的防控都具有意義。

    當前國家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互聯網醫療打破時間和區域的限制,在疫情常態化階段發揮了重大作用。醫聯此次邀請院士、各領域學科帶頭人成立學術委員會,將持續圍繞疾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進行深入探索研究,促進線上管理規范化發展,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據悉,互聯網醫院醫聯學術委員會首批專家團隊包括首席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腫瘤病因學專家程書鈞院士,世界高血壓聯盟前任主席、著名心血管內科劉力生院士等數十位在各疾病領域鉆研多年的學科帶頭人及專家教授,覆蓋了腫瘤、內分泌、感染、心血管、眼科等多個學科領域。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