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可以看病,既便捷又高效!”“互聯網看病不用再到醫院排隊了,醫生直接看,太方便啦!”近期,不少使用過線上診療的患者對網上看病的方式好評不斷。解決好百姓就醫的痛點、難點問題,互聯網醫療打開了通向“健康海淀”的大門。記者從海淀區衛生健康委了解到,海淀區衛生健康委將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與衛生健康事業充分結合,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力量,從深入解決百姓就醫難題出發,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積極落實國家和北京市關于互聯網醫院和互聯網健康產業發展相關政策,日前正積極探索互聯網醫院建設。
據了解,海淀區現有開展互聯網診療的醫療機構12家,其中包括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腫瘤醫院、北京航天中心醫院、北京世紀壇醫院、西苑醫院等9家市級審批的醫療機構,以及北京萬柳美中宜和婦兒醫院、北京三諾健恒糖尿病醫院、北京怡德醫院共3家海淀區審批合格的醫院,促進了“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發展。
滿足患者多樣化診療需求
近日,陳女士在家中接到了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腫瘤內科醫師的視頻邀請。在視頻接通前,醫生已經通過醫院的HIS系統,查看了陳女士的病歷、手術記錄和用藥情況等數據。而陳女士通過“北腫云病例”APP,也提前上傳了在當地醫院的檢查結果。20分鐘左右的問診過程里,醫生詳細詢問了患者的恢復情況,為她講解了最新檢查結果的各項指標數據,在線上診療結束前,還為患者預約了后續線下檢查的流程。
記者了解到,如今,不少到北京市腫瘤醫院就診的患者選擇了網上問診的方式看病。患者下載并使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官方APP“北腫云病歷”,就可以獲得健康咨詢、在線復診掛號、檢查預約等醫療服務,利用互聯網足不出戶進行在線咨詢和視頻門診。醫生通過視頻在線問診,為患者開具處方、檢查檢驗等申請單,并通過APP把診療單和病歷推送給患者,患者可在線上完成繳費、預約檢查日期、預約線下面診,減少了患者非就診環節和非醫療花費的支出,滿足患者多樣化診療需求。據悉,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于2020年6月上線的互聯網診療及相關配套服務。
其實,在海淀已有多家醫療機構開通了網上診療服務,不少患者通過醫院互聯網診療APP或醫院微信小程序預約掛號,就可以完成視頻問診并開具處方。此外,處方傳送給醫院處方前置審核平臺進行信息化審核,藥師審核通過的處方才可以形成正式的電子處方,患者可自主選擇藥品配送到家服務,藥師打印個性化的二維碼用藥指導單隨藥一起塑封打包,待快遞送藥到家后,患者檢查藥品無誤收取藥品,順利完成網上就診。
首家民營互聯網醫院驗收
6月2日,海淀區衛生健康委審批科和信息化辦公室、北京世紀壇醫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北京航天中心醫院的專家,對海淀區第一家申請互聯網醫院資質的民營醫療機構進行現場核查。
經過工作匯報、系統演示、專家質詢、閉關討論等環節,海淀區首家民營醫療機構北京三諾健恒糖尿病醫院互聯網醫院診療業務進入運營倒計時。記者了解到,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實體醫療機構,建立互聯網醫院,需走正規程序。2月26日北京出臺的“互聯網醫院許可管理”新政,明確了互聯網醫院的準入、審批條件執業登記手續、互聯網醫院命名規則以及變更登記、監督管理等各類要求。
與此同時,為繼續推進海淀區互聯網醫院工作開展,近日區衛生健康委就海淀區互聯網醫院工作展開培訓。區屬各醫院、區屬及轄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部分民營醫療機構等百余家醫療機構參加培訓。
期間,海淀區衛生健康委行政審批科科長陳麓對《互聯網醫院許可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進行了解讀,深入講解了互聯網醫院的背景和主要內容。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醫務處長薛冬結合腫瘤醫院的建設,分享了互聯網診療、互聯網醫院工作經驗,從基礎制度建設到信息平臺運營,從服務模式到互聯網醫院建設模式的思考,薛冬帶來了干貨滿滿的經驗分享,為參會機構提供了參考。北京民科公司高級工程師楊杰詳細講述了申請互聯網醫院系統操作流程和步驟,讓參會機構人員清楚明白審批步驟。
此次培訓會在提升業務基礎能力的同時,動員海淀區各醫療機構利用互聯網對信息有效收集和利用,優化醫療流程,提升效率,整合資源,緩解看病難的問題,緩解醫療緊張情況,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提高服務效率,落實“兩新兩高”戰略,為打造高品質城市貢獻力量。
“海淀區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文化大區、教育大區,開展互聯網醫院可以為海淀區醫療健康服務帶來巨大變化。海淀區各醫療機構應抓住機遇,大力建設,打造高質量醫療服務,改變傳統的診療模式,鼓勵區屬和社會醫療機構申辦互聯網醫院。”海淀區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成芳表示,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來臨之際,海淀區衛生健康系統將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在為群眾辦好實事上持續下功夫,讓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為老百姓提供便捷的診療服務,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
來源:北京海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