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兒童看病難、兒科醫生短缺,互聯網醫療企業布局互聯網+兒科服務

    兒童看病難、兒科醫生短缺,互聯網醫療企業布局互聯網+兒科服務

    2021-06-04 資訊 Eli

    兒童看病難、兒科醫生短缺,互聯網醫療企業布局互聯網+兒科服務-智醫療網

    “每次看到兒科診所家長抱著孩子擠在一個屋子里排隊看病的時候,就非常害怕將來自己也成為其中一員,我們現在工作節奏又很快,孩子經常生病就要經常請假,說不影響工作肯定是不可能的。”已經結婚三年卻沒有生娃計劃的李女士如是說。伴隨著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在國內的推行及建設,“小病不出門,大病有指引”已逐漸成為兒童看病的新趨勢。

    “線上問診”成熱潮

    據微脈APP數據顯示,自“新冠”疫情爆發之后,越來越多的父母為避免院內交叉感染、縮短就醫時間選擇“在線問診”,父母們在工作日的在線問診量遠遠高于休息日,從早晨8點開始一直到晚上10點,咨詢量始終保持一定高度。

    兒童看病難、兒科醫生短缺,互聯網醫療企業布局互聯網+兒科服務-智醫療網

    數據表明,在微脈服務覆蓋的160多個城市里,通過平臺在線看診的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超半數以上,用戶平均等待回復的時間在2分鐘之內,服務滿意度保持在96%以上。

    兒童看病難、兒科醫生短缺,互聯網醫療企業布局互聯網+兒科服務-智醫療網

    咳嗽、發燒、拉肚子……從這些經常被父母問及的關鍵詞里可以看出,兒科疾病多為輕病、緩病,通過平臺問診不僅可以緩解院內就醫資源緊張,更為憂心忡忡的父母在第一時間提供了解答,免去了不少跑醫院奔波之苦。

    兒科醫生“荒”

    其實“兒童看病難”不僅僅是困擾當代父母的難題,“兒科醫生荒”也讓很多公立醫院頭痛。李女士看到的,僅僅只是兒童醫療健康問題的冰山一角,從“生”到“養”,對于父母來說是一條并不簡單的征程,另一方面,孩子講不出來、父母抓瞎干著急、工作強度大……這也讓兒科醫生變成了一個“苦差事”。同時,市場調研報告顯示:兒童群體服務需求,一方面從單純身體健康,開始升級為全方位的身心素質,另一方面從粗大型“養活、養大“到精細型”養精、養好”,展現了全周期多層次精細化的兒童管理需求。

    在滿足基礎的兒童問診、掛號、開方需求上,微脈以本地核心醫院為服務實體,通過與醫院相關科室合作,對早產兒(高危兒)和足月兒進行分類人群專案管理,為兒童及其家庭提供便捷、科學、安全、高效的健康醫療服務,優化兒科服務體驗。

    目前,微脈互聯網+兒科創新項目與全國多個城市的公立醫院開展創新合作,模式涵蓋:寶寶首月關愛、0-1歲兒童保健、兒童生長發育(矮小癥、肥胖癥、性早熟)、哮喘關愛、康復關愛(癲癇關愛、多動癥、構音障礙等)、兒童視力關愛、兒童口腔關愛等。

    本文來源:健康時報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