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遼寧沈陽的張女士患有冠心病,11月13日,她在慢病管理平臺醫聯上收到其主治醫生郭醫生開出的一張電子處方,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張處方上除了常用的阿司匹林,還增加了拜瑞妥(利伐沙班片,2.5mg)。這是拜瑞妥獲批用于慢性冠狀動脈疾病(CAD)或外周動脈疾病(PAD)后的首張電子處方,也是該藥物獲批新適應癥后在中國的首張處方。幾乎同一時間,拜瑞妥用于PAD的首張電子處方也在醫聯開出。
今年8月3日,拜耳宣布中國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準拜瑞妥與阿司匹林聯合給藥,用于CAD或PAD患者,以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風險。新適應癥的獲批使拜瑞妥成為中國目前唯一一個可聯合阿司匹林用于存在缺血事件高風險的CAD或PAD患者的非維生素K拮抗劑類口服抗凝藥。
目前,我國約有1100萬CAD患者,4530萬PAD患者。CAD和PAD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現有治療方案下,患者仍然處于高血栓事件風險當中,可能導致心肌梗死、腦卒中、截肢和死亡。拜瑞妥與阿司匹林聯合治療方案獲批開啟了抗凝與抗血小板雙通道抗栓的新時代,實現了血栓性疾病的進一步長期優化管理,為患者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治療新選擇。
新冠疫情后,互聯網+醫療經歷了一輪廣泛的用戶教育和市場普及,公眾尤其是慢病患者逐步接受了更便捷、高效的互聯網慢病管理模式。此次拜瑞妥(利伐沙班片,2.5mg)剛剛上市,醫聯便通過自身強大的供應鏈體系讓患者第一時間用上新藥,再一次證明了互聯網+醫療的快速發展,打破了時間、區域的限制,大幅提升了藥品及醫療服務的可及性。
醫聯是國內領先的慢病管理平臺,致力于用科技讓慢病患者過上有品質的生活。目前醫聯平臺上有超80萬名注冊醫生,5萬余名簽約醫生,已覆蓋心血管、糖尿病、呼吸哮喘、腫瘤、慢性腎病、肝病、HIV、兒科、婦科、全科、中醫、精神心理等多個病種學科領域,且已構建起從患者篩查、復診續方、送藥上門、保險支付到院外健康管理的完整閉環。
來源:財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