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太保30周年,構筑大健康閉環!互聯網醫院如何打造“上海樣板”?

    太保30周年,構筑大健康閉環!互聯網醫院如何打造“上海樣板”?

    2021-05-08 資訊 Eli

    太保30周年,構筑大健康閉環!互聯網醫院如何打造“上海樣板”?-智醫療網

    健康中國戰略加速推進,大健康產業如何彎道超車,與之相關的企業如何乘勢而上,考驗的不僅是針對市場的迅速反應能力,還有資源整合能力。

    當下,保險業的發展,大健康已成為重要的布局版圖。大型險企借助大健康打造“護城河”,中小險企以健康業務實現突圍、升級,大健康思想在保險業早已扎根。

    中國太保,一家始終走在行業前沿的保險集團,正在探索中國保險市場的未來變化。如今,三十而立的中國太保步入轉型“深水區”,在大健康生態中創新環節——互聯網醫療領域開疆拓土。

    4月26日,中國太保慶祝成立30周年,廣慈太保互聯網醫院正式揭牌。這樣的一份“生日禮物”,也是保險行業所探索的大健康經營“新樣板”。

    互聯網醫院落地

    打造“保險+醫藥”上海樣板

    由中國太保與瑞金醫院、紅杉中國共同發起設立的廣慈太保互聯網醫院在滬正式揭牌。作為上海首家成功獲批非公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互聯網醫院,廣慈太保互聯網醫院的建成,不僅標志著公立醫院與第三方企業的合作共贏,更標志著上海的優質醫療服務將通過數字化路徑服務長三角。

    當下社會,隨著工作、學習、生活壓力的加大,亞健康狀態隨處可見。失眠、肥胖、脂肪肝、心臟病、糖尿病……不斷涌現出來的問題威脅著大眾的健康和生命。反觀解決健康問題的醫療資源,卻出現分配不均和巨大缺口。

    資料顯示,2019年全國醫療機構總數已超過100萬家,全國醫療機構診療人次達87億,全國執業(助理)醫師386.7萬人,全國注冊護士總數達到445萬人。但醫療資源發展仍然不充分。每千人口擁有醫師數、護士數偏少,三級公立醫院的床位依舊緊張。

    尤其是在地域分布方面,醫療資源分布不平衡的問題較為嚴重。據悉,患者流入比例居前5位的地區為上海、北京、江蘇、浙江和廣東。也就是說,大部分醫療資源仍然集中于大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

    從目前的現狀看,傳統醫療資源的供給能力已無法滿足民眾需求。而要解決這些問題,線上化的就醫成為重要的方向,這也是健康中國戰略的發展方向。

    上海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表示,互聯網醫療覆蓋廣闊地域、保障多層次人群、滿足多樣化需求,體現了新的發展趨勢;線上與線下結合提供家庭醫生、分級診療和健康管理,推動了醫生的多點執業,體現了新的服務模式。

    基于這樣的優勢,我國也在不斷加快互聯網醫院的搭建。據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透露,全國互聯網醫院已達900多家,下一步國家衛建委將促進互聯網醫療服務在各區域的規范、均衡發展。

    而廣慈太保互聯網醫院的落地,恰逢其時。不僅為長三角地區的醫療帶去了更好的健康保障,更為行業打造了一個互聯網醫院運行的“上海樣板”,引領了新方向。正如瑞金醫院黨委書記瞿介明所言,希望打造線上醫療和線下實體醫院相聯接的醫療健康新模式。

    在“聚焦高品質醫療,共話家庭健康”大咖對話環節,中國太保集團董事長孔慶偉表示,進軍大健康產業就是進行新的生態創業。中國工程院院士、瑞金醫院院長寧光認為,憑借瑞金成熟的質量管理體系,可以保證線上與線下用戶享受到同樣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智慧服務成亮點

    鋪設長三角醫療服務網

    近年來,隨著大健康發展思路的不斷深入,各種健康險產品層出不窮。就連與健康產業息息相關的養老產業發展,也成為部分險企發力的重點。不過,大健康講求的是一個綜合,不僅要“治病”,更要“治未病”,而這一過程離不開醫療的助力。

    優質醫療資源是互聯網醫療的基礎,而廣慈太保互聯網醫院的背后,不僅有國內領先的綜合性保險集團作支撐,更有百年基業的瑞金醫院作為堅實的醫療后盾。

    據悉,在揭牌儀式上,中國太保、上海瑞金、紅杉中國共同打造的家庭醫生服務品牌“太醫管家”也首次亮相。

    “太醫管家”是以家庭為單位,以會員制為基本模式,由瑞金培訓認證的家庭醫生與客戶及其家人實時溝通互動,可滿足全家人的一站式個性化醫療健康需求,使服務貫穿全生命周期、全健康場景,從而打通“醫、藥、險”閉環生態。

    需要注意的是,廣慈太保互聯網醫院可以憑借瑞金成熟的質量管理體系,保證線上與線下用戶享受到同樣高質量的醫療服務。而且,瑞金醫院專門設有質量控制辦公室,負責制定全流程SOP,對每個環節的操作標準嚴格管理。用戶在廣慈太保互聯網醫院咨詢有關日常健康、術后康復或健康保險的問題時,接觸到的每一位健康管理師都經過瑞金的專業培訓及認證。

    此外,中國太保與上海瑞金還積極探索區域醫聯體。據介紹,太保將發揮機構廣、客戶多、支付能力強的作用,快速建立線下“新引擎”,與長三角頭部三甲醫院及其醫聯體醫院合作,在院內設立線下服務站,組建醫院服務隊伍,共建以互聯網醫院為依托的醫療協作系統。

    鄔驚雷曾公開表示,醫療機構、保險企業和社會資本強強聯合成立互聯網醫院,是積極響應上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長三角一體化建設的落地舉措。后續還要做好與國家醫保和商業保險的支付對接,為上海市民提供更加豐富周全的健康保障,要把健康管理的服務、安全和質量做到極致,形成上海樣板,延伸到長三角乃至全國。

    可見,廣慈太保互聯網醫院的成立,無論是從背后的實力,還是未來的發展前景,均已被寄予了厚望。

    于中國太保而言,這是一個契機,更是其加快落地大健康生態的重要步驟。

    大健康戰略加速推進

    太保2.0牢筑長期主義“高墻”

    說到健康布局,相比其他行業,保險業似乎與大健康有著天然的契合點。無論是相關健康產品的推出,還是各種養老機構的布局,“保險+”的健康產業思路,總是在不斷更新迭代。

    對于中國太保而言,大健康的戰略思路,也隨著“轉型2.0”的節奏在逐步加快。據悉,2018年,太保宣布開啟轉型2.0階段,隨著戰略的升級,公司的定位也發生了轉變。新階段、新目標,“2.0階段”的太保,圍繞“人才”、“數字”、“協同”、“管控”、“布局”五大關鍵領域,制定了“成為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引領者”的目標。

    尤其針對健康領域,2020年8月,中國太保專門制定了《2020-2025年的大健康發展規劃》,并確定了未來五年的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其中,中國太保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平臺、線下實體醫療、改造專業健康險公司、設立健康產業投資基金四個平臺項目,以打通“醫、藥、險”閉環。

    如今,隨著廣慈太保互聯網醫院的揭牌,“建立互聯網醫療平臺”這一規劃得以實現。加之此前順利改造專業健康險公司、線下實體醫療的布局、健康產業基金的成立,太保的大健康戰略正在加速落地。

    當然,健康與養老堪稱社會熱點的孿生姊妹。在養老方面,中國太保也在加速推進。據悉,中國太保旗下的養老投資公司目前已在成都、大理、杭州、上海、廈門、南京6個城市落地7個“太保家園”建設項目,“東西南北中”的養老產業全國版圖正在形成,“頤養、樂養、康養”三位一體的全齡覆蓋產品和服務體系初步建立,為形成太保家園特色養老服務體系奠定了基礎。

    “保險企業經營要堅守價值,堅信長期。我們以長期眼光去解決公司發展中的各種問題,長期堅持對行業健康穩定發展規律的尊重,長期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服務理念,長期堅持以轉型變革為提升高質量發展能力的路徑。”孔慶偉在2021年的工作會議上表示。

    如今的中國太保,如何進一步整合內外部優質資源,構建全方位、全場景、全覆蓋的“健康態”保險服務生態圈,值得期待。

    來源:金秘閣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