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科大訊飛杜蘭:人工智能會成為剛需,AI診療助手或進入家庭

    科大訊飛杜蘭:人工智能會成為剛需,AI診療助手或進入家庭

    2021-04-22 資訊 Eli

    科大訊飛杜蘭:人工智能會成為剛需,AI診療助手或進入家庭-智醫療網

    4月19日,博鰲亞州論壇2021年年會“數字絲綢之路:點亮疫后新基建”分論壇上,來自人工智能、通訊、軟件、數據等行業代表分享了數字產業在疫情期間的發展,以及目前面臨的挑戰。

    談到人工智能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時,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表示,比人類更強大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掌握了人工智能的新人類。未來人工智能會像水和電一樣無處不在,希望大家能夠擁抱新的變化。

    數字應用擁抱新變化,電話機器人三天完成百萬人口大排查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數字技術應用有了更多想象空間。

    杜蘭在發言中講述了疫情期間的許多片段。利用訊飛提供的翻譯機,疾控人員能夠和來自全球各地的居民進行溝通。有了電話機器人的幫助,武漢三天完成了900萬人口大排查,一天10萬通電話。還有聯合國正在使用的虛擬主播多語種播報,能夠快速跟進疫情的最新發展。

    杜蘭認為,疫情后數字技術就像水和電一樣無處不在,已然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的習慣。

    而這些變化背后,離不開新基建的發展和支持。秦淮數據集團創始人居靜表示,身在以算力、數據和互聯為主營業務的硬件基礎建設行業,疫情帶來的挑戰之下也暗藏著機遇。

    “我們在疫情期間同時交付了四個大規模數據園區,是唯一一家按時交付的供應商。雖然在印度碰到了很多挑戰,但海外業務增長超過百分之百。”

    數字化新基建的迫切需求,在來自巴基斯坦的DWP董事長法魯克·納西姆看來,已成為經濟建設的新常態。

    盡管在當地鋪設了規模最大的信息通訊業務,法魯克·納西姆認為巴基斯坦的數字化進程仍在起步階段。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打造“數字圈”,他希望能夠通過數字化技術有效克服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鴻溝。

    法魯克·納西姆談到,“現在我們更強調項目的數字化,也更多地思考如何利用現有的數字基建,把數字變革帶入生活生產當中來。”

    人工智能為醫生賦能,未來全科AI醫療走入家庭

    來源:騰訊網

    發表評論

  • 野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