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AI(人工智能)技術相繼在心腦血管等各個領域應用,以及更多醫療產品注冊三類證問世,進一步驗證人工智能產品的臨床價值和社會價值,吸引著臨床醫生成為AI的擁護者。日前,首屆長三角地區人工智能影像論壇在本市舉行。論壇以AI影像臨床應用進展、科研進展為主題,吸引了長三角地區及北京、福建兩地廿余家知名三甲醫院放射科領域的醫生現場參與對話,并吸引了超過2.5萬醫療同行在線全程觀看。
國家監管層面正在以開放的心態進行AI政策布局,并逐漸引導醫院應用。目前8家人工智能企業拿到了國家食藥監總局的三類證。接下來AI企業能不能夠解決臨床問題,是否能夠持續創新,并獲得醫生和病人的認可,是AI企業需要迫切實現的“最后一公里”。越來越多的影像醫學界權威專家,同時也是人工智能影像臨床應用的探路者和推動者。其中,上海長征醫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劉士遠教授,在本次論壇上與同行分享醫院使用人工智能的應用經驗,并確立繼續加大對AI影像創新發展的支持力度,鼓勵影像醫生同行積極推廣AI的應用普及,幫助AI企業不斷完善產品的迭代和升級,解決影像醫生日常工作中的難點。
數坤科技董事長毛新生認為,AI醫療是整個時代發展的趨勢,也是未來醫生職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所以醫工結合將不斷成為AI醫療領域的新常態。無論腦卒中,還是心臟冠脈,或者胸部影像,人工智能都已經實實在在地進入了醫生的日常工作中,幫助他們解決了很多重復、繁瑣或肉眼難以分辨的影像后處理工作,大大減輕了醫生的工作負荷,既快速又精準地完成臨床影像工作。所以,AI對醫生來說,無疑提高了診斷效率,而對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AI幫助影像醫學所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以為醫患提供更多的臨床救治良機。
此外,用AI和解決基層臨床問題,不僅提升了基層的醫療水平,還可以快速收集、分析、預測疾病數據和區域健康走勢,對重大疾病進行聯防聯控,對重點人群、康復人群等進行有效管理和預防。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