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擔心的問題解決了。”4月7日,周女士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完成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期治療后出院,她擔憂的長期康復難題也有了答案。醫院新推出的同濟云醫-智能慢病管理系統成功解決了她的后顧之憂。
崇陽人周女士,2019年初開始手指明顯僵硬,后在同濟醫院確診為類風濕關節炎,并入院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這意味著周女士需要接受長期的治療。周女士最擔心的就是出院后沒有醫生護士在身邊,家鄉到武漢路途較遠,不可能隨時復診,自己不知道何時調整藥物劑量,萬一不及時,這樣會不會關節變形,落下殘疾?
同濟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李剛介紹,同濟云醫-智能慢病管理系統就是為了讓像周女士一樣的患者,在離院后仍能享受到同濟品質的連續醫療服務而開發的軟件。該系統是利用醫療人工智能技術所研發的新一代智能疾病管理系統,還接入了同濟互聯網醫院。患者居家慢病管理期間,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智能咨詢、在線掛號、在線問診、測評和健康教育、用藥管家等功能接受同濟專家的全周期管理。
患者端可接受AI智能隨訪。出院患者將定期收到智能醫生助理發送的患者健康評估定量表(HAQ),患者填寫相關信息后即可收到初步的評估報告,了解自己的疾病狀態。評估分為不同等級,當出現異常時,智能醫生助理就會發出預警并評估患者是否需要醫生指導或面診。當患者的病情評估需要醫生介入時,則給患者推送互聯網醫院圖文咨詢和視頻問診鏈接;當患者的病情評估需要到面診時,則給患者推送醫院預約掛號服務。根據患者提供的病情變化信息,AI智能隨訪將調整隨訪的內容和頻次。
同時,該系統還有醫生端,也能同步收集到患者出院后的評估報告,并收到預警。醫生將根據預警主動聯系患者,進行藥物的調整,及時為患者定制個性化疾病管理方案。從而實現了對慢病患者的全程管理,為患者提供連續醫療服務。
此外,該系統還會對患者推送健康宣教、科普、用藥提醒、復診提醒等。
據悉,目前同濟云醫-智能慢病管理系統已上線新冠復診、類風濕關節炎、特發性肺纖維化3個病種,同濟醫院也是湖北省首個試水智能慢病管理系統的醫院。今后,醫院還將把圍手術期患者、孕產婦和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常見的慢性疾病納入智能慢病管理系統。
“通過智能慢病管理系統既可以構建醫療大數據,為醫學科研提供數據支持,也可以通過患者慢病的全程健康自我管理,促進醫防協同。”李剛說。
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