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戶,就能尋醫問藥;點點手機,預約掛號完成了;掃掃二維碼,隨時可看檢查檢驗結果……數字化給醫療衛生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如今在寧波,醫院越來越智慧了,看病越來越方便了。
智慧醫療,寧波起步較早。十多年前,全市醫療衛生系統大力推進智慧健康保障體系建設,以充分發揮信息化在促進優質資源共享、推動精細化管理、優化診療流程和提升服務水平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為深化醫改提供重要支撐與保障。
經過多年努力,寧波市智慧健康保障體系基本實現了“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創新發展”等建設目標。
下一步,寧波市將依托“云醫院”平臺,圍繞醫共體建設和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建設共享藥房,推廣即時問診帶教系統,深化在線醫保覆蓋,拓展護理服務等板塊,讓醫療健康服務更加主動、更加便捷,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
把“信息孤島”鏈接起來
不同的醫院有不同的就診卡,如果換一家醫院看病,很多檢查要重新做一遍,費時又費錢……醫療系統的“信息孤島”現象,曾經長期困擾病人。隨著智慧醫療時代的到來,寧波人欣喜地發現,這一切已成為過去。
近年來,寧波市積極推進“互聯網+醫學影像”的云影像平臺建設,實現了影像資料全市范圍共享,任何一家醫療機構的醫生進入這一平臺,都能隨時調閱患者的B超、CT、磁共振等影像資料,病人再也不用轉診一家醫院就重復做一次檢查了。據統計,到2020年底,寧波市云影像平臺有注冊患者885萬人,注冊檢查數超2294萬次,覆蓋全市208家醫療機構,2020年累計調閱影像225717次。
與此同時,寧波市還搭建了“大數據+行業治理”醫療機構綜合監管服務平臺,歸集了896萬份居民健康檔案,實行應用服務開放,直觀展現群眾各時間段就醫密度、用藥密度和血壓、血糖等檢查檢驗指標的變化情況,方便醫生查閱診斷。2020年8月底至12月底,累計查閱4.6萬余次。
從患者跑到“數據跑”
手機上掛號、付費,踩著點看醫生,通過“云醫院”“云診室”同醫生交流……自2011年寧波啟動智慧健康保障體系建設以來,越來越多的寧波人體驗到智慧醫療帶來的便利。
分時段預約、百姓自助服務、診間結算、第三方便捷支付……這幾年,寧波市依托智慧醫療建設,不斷推出各種便民舉措。可及時查看自己健康檔案和醫療信息的“健康寧波”微信公眾號、為同城異地臨床醫療人員提供遠程接入和無縫指導醫療業務的遠程醫療服務平臺、覆蓋全市246家醫療機構的方便患者掛號就診的寧波市公眾健康服務平臺等,先后投入使用。在寧波,看病正從患者跑變為“數據跑”。
目前,市級醫院高峰期就診,現場排隊平均時間壓縮到3.93分鐘,95%以上的患者在預約時間點以后的1小時內實現就診,全市門診智慧結算率已達到95.62%。據估算,醫院信息化為患者一年節省就診時間約6000萬小時。
2015年3月,全國首家“云醫院”在寧波上線運營。從此,全新的“云看病”方式開始走進寧波人的日常生活。據統計,目前全市已建成44家遠程會診中心、273個“云診室”,二級以上醫院均開設了遠程會診中心,9083名臨床醫生在“云醫院”平臺注冊開展網上門診,提供“足不出戶,線上問醫”服務。
抗擊疫情大顯身手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寧波人的生活秩序。控制疫情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快速找到感染源,在病因溯源過程中,智慧醫療大數據大顯身手。
寧波市依托智慧醫療大數據平臺,打造重點人群、社區人群、復工人群等特定人群的疫情防控數據網,不漏防漏查一個人,有效預測本地疫情傳播風險。依托醫療大數據,寧波疫情防控實現了“全城一盤棋”。
大數據讓“大海撈針”變成現實,讓防控工作更有針對性、更加高效。疫情期間,寧波通過健康醫療大數據,每天發布當日發熱門診就診人員信息、當日重點管控人員就診信息,供相關部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實現重點管控人員就醫提醒,減少院內感染風險,累計提醒重點管控人員就醫3.2萬次。加強發熱病人全周期管理,實現院前登記、院中核驗、院后隨訪等全周期閉環管理。截至上月底,管理系統共納入健康管理發熱病人87.65萬人次,解除79.77萬人次,有效提升了發熱病人管理的規范化和效率。做好健康碼精細化管理,每天做好數據處理工作,向有關部門實時推送發熱病人就診數據346.4萬人次,復工復產核酸檢測數據轉碼近54.5萬人次,藥店購藥患者轉碼9.9萬人次。
來源: 寧波日報